阅读记录

第一卷·麒麟不似少年游 第十四章:同风起[1/2页]

天霄承夏 兮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来大夏神都,央呈宫内,近日幸出一新贵高官。
      他笔下一篇不足千字的墨水文章,却透彻出了王朝潜藏的不正格局与日后数百万人的生死存亡。
      他曾经受王侯引荐入京,携着墨笔之下记满国策的一卷白鹿纸踏入庙堂。面对大夏皇帝高?的发问,此人辩才无阂,详细言明了大夏内政削藩与对外临北晋、武殷等诸国方策,随后一卷白鹿纸公示,更是震惊群臣。
      此人姓杭,一入庙堂便平步青云。
      作为大夏皇帝高?身边智囊,在其仕途大有可观之时,朝中群臣皆称他为杭新贵。杭新贵今任御史大夫之职,监察群臣,司礼奏章!
      而杭新贵从一介白衣荣登庙堂高位,仅用三年。
      后来最令百官为之震颤的是,杭新贵似乎了解可谋定江山四海的天下最大谜团——九五帝鼎之谜。
      九五帝鼎始现于两千多年前,昔日圣人姒禹受命于天,面对洪水滔天怀山襄陵,禹王开沟掘渠,撼洪入海。此后禹王继任为君,划定九州版图,铸造镇国九鼎,下令九鼎分别由八只上古神兽及一位帝仙镇守。
      而九五帝鼎便是九鼎之中,得其五者得天下!
      世间最后一次九鼎汇聚,在两百年前大一统的?夏王朝。此后九鼎散落诸国,杳无音讯。
      ·
      说来大夏扬州,城郊书院,曾有一个籍籍无名的白衣书生。
      书生潇洒快意,除了喜读书,最喜的便是沈长乐所酿的杏花醉。谁又能想到,名不见经传的他,日后却与名动天下的江陵王高淳风结识?
      书生生于二十多年前的八朝并立时期,与幼年就随母亲搬迁到扬州生活的酒小二不同,书生束发那年才与沈长乐相遇。
      书院外初见那日,醺醉脸红的书生一句话就让沈长乐惊掉下巴——
      “姑娘,在下亲酒,是个誓必要成为大夏第一朝臣的读书人!”
      话音刚落,书生便烂醉瘫倒在地。
      沈长乐呆愣原地半晌,一脸无奈。后来呀,又是辛苦扶他回屋,又是洗脸帮他醒酒的,像极了公子家的婢女……没办法,谁叫他是喜儿的救命恩人呢?
      书生刚到扬州半旬,就从邬府家丁手中拿全部盘缠救下了被掳走的喜儿,回到家的喜儿急忙领着姐姐回去寻他,最后她们在一个破败草屋里找到了饥寒交迫还病恹恹的书生。
      哪知书生酒足饭饱后的那一句话,就让尚未经世的长乐震惊不已……
      想做大夏第一朝臣?
      原来男人喝过酒,可以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吗?
      沈长乐后来才知道,他是来扬州书院寻人的。尽管幼年生活困苦,身为教书先生的父亲依旧把书生教导得十分出色,虽是少年,他便已是家乡远近闻名的大才子了。
      书生名唤亲酒,他可太爱酒了,与杏酒姬沈长乐相遇,他便自此多了个新称谓——“醉书生”。
      其实亲酒平日不碰酒,可他一旦喝上,便要一醉方休。
      “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亲酒这一醉啊,如醉似醒,狂言漫天——什么君子恻隐心,需得辅佐明主救天下百姓;什么踱步生莲花,势要在大夏庙堂平步青云!
      一旁酒客们总笑话他,笑他一个贫苦书生指不定连自己都救不活,还妄图救天下百姓!亲酒每每听闻,同样笑笑,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或许只有沈长乐知道,自认识亲酒那天起,就想着他也许真是个将怀揣天下的心思藏在酒里的人。
      往后识千里马的人,果真又多了一位——大夏王朝名声显赫的江陵王!
      

第一卷·麒麟不似少年游 第十四章:同风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