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可以给百姓开垦的更多,但是流浪而来的百姓,最多就是带上一些自家的农具,更多百姓可能连农具都不一定能带着逃跑。
      更别说作物种子等。
      从其他地方外来的流民,想要开垦耕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不是去给世家大族当佃农,就是跟着官府走,按照官府的安排,领取发放的种子和农具,耕种官府划分的田地,再上交赋税。
      但是,跟着官府走,也是有弊端的。
      并且对百姓相当不友好。
      这就容易导致,就算世家更坑,流民也愿意往世家里跑,因为跟着官府走,如果交不起税,就是犯法,有可能入狱。
      交不起给世家的田租,最多就是被赶走。
      “主要原因是,主公一开始屯田时,颁发的一个政令,叫做计牛输谷。”
      “这个政令,看起来还是挺公平的,按照租借耕牛的数量和耕地的多少缴纳税项,其实并没问题。”
      陈舟提出了,曹操屯田用的政令。
      他们当然知道这个政令,也很清楚如何实行,微微点头等陈舟继续说。
      “但是,计牛输谷有弊端。”
      “这个弊端说不上多严重,不过会导致流民都不愿意和官府合作,让官田没有足够的人手耕种,不得不大量荒废。”
      “想要解决来年的粮食问题,得尽快把耕地利用起来。”
      “毕竟流民成为世家的佃农,世家得到的粮食,是不会无私地贡献出来给我们。”
      陈舟又说道。
      “请问渡之,这个弊端是什么?”
      荀攸问道。
      陈舟正准备解释,闻言便顺着说下去:“计牛输谷,出发点是好的,主公也是为了恢复生产,恢复民生而考虑,就算流民上交一半的粮食作为赋税,也还能留下一半粮食,就算没有存粮,但至少能吃饱饭,对吧?”
      曹操道:“是啊!”
      当初接收了那么多黄巾,他用如此方法屯田,所想的也正是陈舟现在说的。
      “弊端就在这里。”
      “计牛输谷,上交固定的粮食,在丰收年里,自然是好的。”
      “若是在旱涝年里,百姓毫无收成,官府继续征税。”
      “由于百姓耕种的,都是官田,一旦交不起税,面临的就有可能是锒铛入狱,被问罪、充军,或者为奴等等。”
      “流民看到官府如此严苛,倒不如去当世家的佃农。”
      陈舟给他们简单地分析了一下。
      曹操他们三人,认真地想了想,也不难想象其中的弊端如何,确实存在致命的问题。
      “渡之认为,如何解决?”
      曹操马上问道。
      陈舟说道:“把计牛输谷改了,我们把屯田,分作两个部分,民屯和军屯,首先说一说民屯,就是放弃计牛输谷这个做法,改成按比例收税。”
      “比如说,丰年,收的粮食多一些。”
      “灾年,收的少一些。”
      “朝廷和屯田客,共同分担屯田的风险。”
      “不过这样做,需要确定一个,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征收比率。”
      陈舟把自己的方法说了出来。
      曹操他们三人,瞬间陷入沉思,在考虑如此方法到底合不合适。

第240章 计牛输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