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瓦城中,邓子龙与前来协助防守的参将骆尚志在城头巡视。
      骆尚志是戚家军中的老人了,此次随戚继光入缅作战,一直跟在戚继光的身边。
      考虑到阿瓦城的情况,戚继光派遣骆尚志率军三千,前来驰援。
      正在巡视之际,城外有探马飞驰来报。
      “将军,缅贼大军正朝阿瓦城赶来,人数不下五万。”
      邓子龙没有丝毫惊讶,戚继光也早就将作战计划告知邓子龙,以阿瓦城为饵,吸引缅甸军队,而后明军迂回包抄,一举歼灭。
      不然,就缅甸军队要是依靠地形拖着大明的军队打游击,那明军可真就吃不消。
      这里的吃不消,不是明军军队吃不消,而是军需补给吃不消。
      虽然朱翊钧有旨意,令户部协调西南各省军需支援给云南。
      可军需物资运到云南后,还需要云南再次转运,才能将军需送到前线。
      云南的本就是高原地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这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云南就在其中。
      而且,云南属于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极具欣赏价值,但对于生产和交通来说,反倒没什么过多的价值。
      军需物资从云南运送到作战前线,路途中消耗很大。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相对而言本就不算太富裕,再加上之前缅甸军队直接攻进了云南境内,对云南的民政造成很大影响。
      这次作战,云南可以说是把家底都掏空了。
      所以,戚继光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军需压力。
      邓子龙对于戚继光制订的作战计划,很是赞同。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缅甸的军队要是都打没了,剩下的那都不叫事。
      至于能不能打的过缅甸军队,就目前来说,放眼天下,不管陆军还是海军,能和大明朝掰掰手腕的,还真没有。
      当听到缅甸军队人数不下五万时,邓子龙非但没有惊慌,反而是有几分惊喜。
      缅甸向阿瓦城投入的军队越多,越说明明军战略的成功。而且把军队抽调至前线,那么后方必然有所空虚,大明水师这路奇兵,所达成的战略成果也就越大。
      “再探。”邓子龙吩咐道。
      “是。”
      正在行进的缅甸军队中,有一人骑着战象正在巡视。
      此人的身份也不简单,乃是缅甸王莽应里的儿子莽时。
      莽时骑着战象,在行军途中来回穿梭,既是巡视,同时也是以他缅甸王子这个身份鼓舞士气。
      缅甸军队在前线节节败退,原本屈服于缅甸的土司纷纷投向大明的怀抱。
      缅甸王莽应里在看到前线的军报后,一个劲的嗦牙花子。
      莽应里这个人,野心很大,他不甘于就此失败,便派他的儿子莽时亲率大军北上支援。
      莽时接到军令后,没有耽搁,当即征召军队出发。
      行军途中,莽时得知了阿瓦城不战而降的消息,勃然大怒,下令军队星夜兼程,终于将要抵达阿瓦城。
      此时正值清晨,连夜赶路的缅甸军队很是疲惫,可莽时依旧下令不得停歇,继续行军,就连早饭也是要求在行军途中解决。
      边走路边吃饭,既不耽误吃饭,也不耽误行军。
      莽时骑着战象巡视,在走到一支部队旁边时,发现他们并没

第71章 没吃早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