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王朱谊澏直接大手一挥,就要捐出秦王府的藩库产业,这可惊呆了其他几位藩王。
      就在其他几位藩王惊诧之际,内阁首辅申时行已然起身,“陛下,秦王殿下有此壮举,堪称我大明贤王。”
      “臣斗胆,恳请陛下降旨,嘉奖秦王殿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宗室的拳拳报国之心。”
      秦王朱谊澏没想到申时行这家伙反应这么快,这下好了,他就算是想反悔,都没机会了。
      “陛下,臣身为太祖子孙,大明宗室,理应报国。况秦王府中所得,皆赖陛下恩赐,皆是朝廷钱粮,臣只不过是借花献佛,做个顺水人情而已,实在是不敢当申阁老如此赞誉。”
      “有功,就要赏。”朱翊钧很欣赏秦王朱谊澏的识时务。
      “我大明朝的藩王,亲王、郡王加起来有那么多人,可如此忠心为国的,只有秦王你一人而已。”
      “内阁即刻拟旨,颁行天下。让天下人都好好的看一看,这才是我大明的宗室楷模,这才是我大明的贤王。”
      申时行躬身,“臣遵旨。”
      其他几位藩王一看,这苗头不对呀。
      怎么我们进一趟京师,什么没捞着,还得把家底全都搁在这。
      晋王朱敏淳一个劲的拿余光瞥秦王朱谊澏,心里暗骂,就你一个人是忠臣?
      你装什么忠臣孝子啊。
      晋王朱敏淳这还没骂完呢,蜀王朱宣圻站起身来,“陛下,臣亦是太祖子孙,大明宗室。有秦王珠玉在前,臣也不敢居人后。”
      “臣也愿捐献王府藩库以及产业田地,以助军需,以报国家。”
      蜀王朱宣圻,在明朝的宗室中还是可以的。历史上平定播州杨应龙时,他就捐献了不少钱粮。
      旁边晋王朱敏淳一听,呵,好家伙,我这还骂早了。
      早知道你蜀王也这么干,骂秦王的时候我就连你一块骂了。
      “好啊,”朱翊钧面带笑容,“看来我大明的贤王,不止一位。”
      申时行再次起身,“有秦藩、蜀藩二位贤王,真是我大明之幸。”
      “有此贤王,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其余几位文官也起身附和。
      这就不是暗示了,这都快明示了。
      晋王朱敏淳想装傻充愣都不行。
      没办法,给就给吧,好歹移藩后还能成为一个实权藩王呢。
      他站起身,“陛下,我晋藩宗俸虽不算多,可幸得祖宗经营,多少还有些。臣也愿捐献王府藩库以及产业田地,以报国家。”
      楚王朱华奎,很年轻,万历八年承袭楚王之位,今年才十几岁,还没二十呢。
      他没见过这种阵仗,更不知道怎么应付。
      这家伙虽然岁数不大,可他也知道钱好。
      他愿意到西南就藩,当一个实权藩王吗?当然愿意。
      可他不愿意把楚王府的家底捐出去。
      我是替朝廷镇守边疆,移藩的费用让我们自筹也就算了,现在还想打我王府钱粮的主意,不可能。
      所以,就在那装听不见,就是不动。
      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潞王朱翊镠与楚王朱华奎不同,他见秦王、蜀王、晋王都捐了,他也想捐。
      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三位,都是从洪武年间传承下来的老牌藩王,家大业大,底蕴深厚。
      可他朱翊镠,还没就藩呢,啥也没有。
      朱翊镠思来想去,既然没有物质上的,那就来精神上的吧。
     &nb

第91章 楚王昏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