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广东总兵麾下的,还有一部是南澳副总兵麾下的。
      让汇集于此各部水师磨合磨合,互相熟悉,以免遇到战事耽时误事。
      被朱翊钧钦选为吕宋总兵的宁阳侯陈应诏,跟在陈璘身旁,学习陈璘是如何带兵的,
      陈应诏心里清楚,吕宋是一片岛,往来交通全靠船只,自己这个吕宋总兵必然要统领水师。
      论步兵、骑兵,陈应诏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比划比划,教化教化当地的土人,还是没问题的。
      但论起水师来,陈应诏是真心没接触过,只能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学。
      而且,英国公张元功把自己的亲侄子、下下代的英国公张维贤都派过来了,陈应诏还是很相信英国公府的判断的,所以学的格外卖力。
      陈应诏祖上那可是相当显赫。
      初代宁阳侯陈懋,永乐朝的靖难勋贵,一直活到天顺七年。多次随永乐皇帝北征,随宣德皇帝亲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正统年间平定邓茂七叛乱,深受除了景泰皇帝之外的永乐、洪熙、宣德、英宗四位帝王的信任。
      至于为什么不受景泰皇帝的信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宁阳侯陈懋深受明英宗朱祁镇信任,所以自然得不到明代宗朱祁钰信任。
      有种说法,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断层,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有很多家勋贵,压根就没随朱祁镇出京。
      像宁阳侯、安远侯、靖远伯、忻城伯、平江伯等,有的在京,有的在地方领兵,就没去过土木堡。
      之所以土木堡后显得武将勋贵损失惨重,一是因为勋贵有爵位,排名的时候勋贵全部排在文官之上。
      二,土木堡之前,在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当时的武将勋贵基本上都是朱祁镇的亲信。朱祁钰上位之后,这些人他都不敢用。
      甚至在景泰朝,有些武将勋贵还被刻意的打压和冷藏。
      所以在土木堡之后,武将就显得损失惨重。
      但实际上,惨是真的惨,但也不至于惨不忍睹。
      而在土木堡之变死难的勋贵们,因他们陪同皇帝蒙难,所以他们的后代,很受重用。如成国公朱勇的儿子朱仪,守备南京长达三十三年。
      直到成化朝,勋贵们在朝堂上还是具备一定的话语权的。
      而宁阳侯陈懋因当时在南方平叛,并没有经历土木堡那一劫,一直活到天顺七年。宁阳侯的爵位,是很完整的传承下来的。
      陈应诏是知道祖上是有何等荣光的。
      鸡的祖先是恐龙,陈应诏的祖上是陈懋,这二位都是祖上厉害,后代不显。
      当年陈懋是何等风光,陈应诏做梦都想重现昔日宁阳侯的荣耀,要不怎么有种说法叫返祖呢。
      在跟随陈璘学习的时候,陈应诏很认真,陈璘也很乐意结交勋贵,也是正儿八经的教。
      老师是真教,学生是真学。
      至于效果,没什么效果。
      因为这么短的时间,效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
      陈应诏学的时候,张维贤也在旁边跟着。
      这二位从陈璘身上学到多少能耐不敢说,反正和陈璘处的很不错。
      面对陈璘这位简在帝心的将领,就算是学不到什么,能够拉起关系,对于陈应诏和张维贤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喜欢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请大家收藏:

第234章 拉关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