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蔡邕战前忧虑[1/2页]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
      一大早,曹操向蔡邕辞行。
      “何事令孟德如此着急?”
      蔡邕一脸不解地看着曹操;昨日冒着风雪从数百里外的陈留赶到河内,还没一天,就来辞行,有这么急吗?
      “伐董在即,操要赶回陈留督促义军操练!”曹操找了一个还说得过去的理由。
      其实,曹操来河内的目的就是为了蔡琰,原来当日杨彪等人逃出雒阳后,去了颖川,而曹操得知后,去了邻郡颖川拜访杨彪等人,偶然从杨彪等人口中知晓,蔡琰丧夫归家。
      听到这个消息,人妻曹暗喜,蔡琰嫁过人,正符合他的口味。
      于是,曹操带着亲信史涣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内求见蔡邕,就是打算向蔡邕提亲;可还没等他提出来,蔡琰就拉着赵云的手,出现在他的面前。
      为此,人妻曹深受打击,心痛不已。
      一听曹操要赶回陈留督练新兵,为伐董做准备,蔡邕肃然起敬,道:“孟德心挂国事,老夫亦不再挽留!”
      “伯喈公,会盟见!”
      曹操拱手作别。好色!虽然是曹操的本性,但正事基本不含糊。
      “会盟见!”蔡邕拱手回礼。
      “孟德兄长!”
      蔡琰听闻曹操要走的消息,赶忙跑来相送,在蔡琰心中,曹操一直是兄长般的存在。
      见到文气斐然、美丽动人的蔡琰,曹操的心又痛了起来!不禁后悔,当初为何要逃出雒阳,不然的话,以他与蔡家的关系,可能已抱得美人归了!
      “曹骁骑,不多留几日?”
      赵云亦闻讯赶来,昨夜与曹操交谈一番,对曹操非常敬佩,不愧是军事家、政治家、大诗人。
      “伐董在即,操不敢懈怠!”
      曹操虽然对赵云捷足先上蔡琰一事,不痛快!不过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表现在脸上的。
      而且,在昨夜与赵云言谈中,亦丝毫不受影响,可见曹操城府之深。
      赵云拱手一礼,表示敬佩。
      曹操临走时,目光在蔡琰柔美的身段上停留一瞬,对赵云抱拳道:“赵州牧,会盟见!”
      “会盟见!”
      赵云回礼,心中对曹操好感暴跌,他刚刚捕捉到,曹操眼中对蔡琰一闪而逝的欲望。暗道:人妻曹果然不是好鸟,专打人妻的主意。
      同蔡邕将曹操送至城外,望着踏雪而去的背影,赵云目光一寒,他脑中突然冒出个念头,伐董的时候,要不要顺便把人妻曹做掉?
      “子龙!”
      蔡邕唤了一声赵云,吩咐侍从驾车回城。赵云与他女儿有了那层关系,蔡邕对赵云的称呼也变了!
      去年,蔡琰嫁入河东,是他做的主,这次他就让女儿自己做主,女儿钟情赵云,他也就认了。
      “岳翁!”
      赵云回了一声,掉转马头跟上马车。
      如今,蔡邕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他与蔡琰的事,赵云岂能不激动?
      对于赵云来说,他不仅得到了美人,还弥补了他出身不足的硬伤。
      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你就得按照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来,不然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如今的赵云,娶河北望族甄氏双殊,又纳名满天下大儒蔡邕的女儿,试问天下士族,谁还敢小觑他?
      这就是出身不够,妻族来凑!历史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不就是靠老丈人郭子兴,才走上了帝王之路吗?
      回到郡府,蔡邕将赵云唤到书房;蔡邕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而赵云姿容俊美,能征善战,如今,又与赵云有了翁婿这层关系,蔡邕有种把赵云当儿子的感觉。他期望赵云匡扶汉室,做一名中兴之臣。
      两人各自落座后,蔡邕忧心道:“子龙,来年战事一起,受苦的首先是河洛一带百姓,届时又会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
      说到这里,蔡邕叹息一声,道:“传檄天下,挑起战端,实非吾所愿,然董贼祸害至尊,又不得不除!”
      这就是蔡邕矛盾的地方,发檄文时,因少帝的死,其中难免有冲动的情绪在里面,眼看战端将起,忧国忧民的蔡邕,又感觉对不起雒阳周边的百姓。
      他深知,战火燃起,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
      与蔡邕在雒阳相处了一个来

第233章 蔡邕战前忧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