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祁城。
      傍晚时分,赵云领军驻进祁城。
      祁城有高顺麾下两千五百步军,这支步军负责看守郭图麾下投降的冀州军,以及几千雁门军。
      侯甲水一战,赵云八千兵马折损两千来人,高顺麾下骑兵亦折损两三百骑。
      现在祁城总计兵力在一万一千人,骑兵不足四千,步军七千余人。
      这些年,赵云实力逐渐增强,麾下兵力也在增加,可骑兵却一直在减少,现在赵云所有骑兵加起来,已不到六千骑。(在平城塞有一千天狼骑,代城还有五百虎卫)
      赵云也曾想过扩大骑兵,但他没有足够的战马,而且骑兵养起来太费钱粮,随着兵力增加,负担越重,他也就打消了扩大骑兵的念头。
      昨日一战,又损失一千多骑兵。
      赵云深深一叹,他深知自己与中原诸侯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骑兵。
      因为幽州的人口和土地,完全无法与中原相比!
      而今骑兵越打越少,赵云变得急切起来,回到代城哪怕是勒紧裤腰带,扩建骑兵已是势在必行。
      想到扩建骑兵,又是一件千头万绪的事情,想着想着,也就在榻上睡着了!
      ………..
      晋阳城,郡守府。
      今夜,太原太守委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郭图、王方败了!
      颜良也败了!
      现在太原,就剩他还有万余人马,委进开始后悔了,当初就不该听袁绍的去招惹赵云,不然哪有当下的祸事?
      委进肠子都悔青了,实在是睡不着,干脆从床榻上坐起。
      “府君!”
      睡在身旁的小妾,被动静吵醒,慵懒地喊了一声。
      “唉~”
      委进一声长叹,没有理会小妾,下了床榻点亮油盏。
      油灯亮起,照亮了房间,看着床帐内,年轻貌美的小妾,委进很揪心,这么漂亮的女人,要是白袍军杀来晋阳,就不再属于他。
      想到自己的女人,可能被别的男人占有,委进更加烦躁和恐惧。
      如今白袍军大胜,太原各县无兵,必定蜂投赵云,而他就剩晋阳一城,乃是孤城!
      就算有万余大军驻守,久守必失,况且白袍军还那么善战。
      怎么办?
      委进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小妾窸窸窣窣地披上轻纱,也从榻上起来,对委进幽幽道:“府君这是怎么了?”
      委进很烦躁,也很恐惧,不耐烦地说道:“天黑前得到消息,颜良也败了,赵云与高顺汇合,驻军祁城!”
      貌美小妾闻言,吓得花容失色,白袍军的威名,就是她一个女人家也听过的,惊慌道:“府君,要不我们逃吧!”
      逃?
      委进顿住了脚步,心忖:袁绍在并州损失两万大军,已无力驰援太原,太原诸县又蜂投赵云。
      眼下晋阳已是座孤城,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晋阳城久守必失;一旦被白袍军攻破晋阳,我绝无活路!
      投降也不行,赵云必定记恨我参与堵截他!
      如此,唯有趁白袍军未至晋阳时逃走,方有活路!
      看了一眼身形妖娆,娇艳动人的小妾,委进下定了决心,留在晋阳也守不住手中的权势,不如带着美人回老家,至少美人不会失去。
      “你赶紧收拾细软,我去召集亲信,今夜就走!”
      委进交代一声,急匆匆地出了房间。
      后半夜,晋阳城东门缓缓开启,委进带着美人和价值数千万钱的金银玉器,向太原郡以东的井陉逃去。
      出井陉古道,便是冀州常山,是袁绍的势力范围。
      ……………..
      “主公!”
      天色微明,赵云房间外响起了典韦的声音。
      闻声,赵云起身穿上衣甲。
      少顷,房门打开。
      “主公,太原郡丞派人来请降!”
      典韦躬身禀报道:“据说委进昨夜已经逃了!”
      委进逃了?
      赵云心中一喜,这是个好消息,他原本还准备攻打坚城晋阳,现在倒省事了。
      至于逃走的委进,赵云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并州州府晋阳城。
      如今,上党被他把控各处要塞,已是他囊中之物,北边雁门五县也已拿下,现下委进跑路了,太原郡丞来请降,太原也将唾手可得。
      如此,上党、太原、雁门三郡便能与代郡连成一片,他的势力范围,从幽州可直抵中原,对冀州有西、北两个方位的压制。
      一旦与冀州袁绍再开战,他便能从幽州、并州两个方向打击冀州。
      还有一点,上党素有“得上党可望中原”的地理优势,不仅可以东进打击冀州,还能南下中原,其战略意义极其深远。
      很快,赵云在署厅见到了太原郡丞派来的人,这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吏,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对赵云躬身施礼道:“在下郭阳,见过幽州牧!”
      太原人姓郭?
      赵云若有所觉,笑道:“先生免礼!先生姓郭,莫非是八俊之一郭公的后人?”
      这个八俊,不是以刘表为首的荆襄八俊,而是比刘表等人名声更大,威望更高的东汉八俊。
      赵云口中的郭公,乃是汉顺帝时期名臣郭遵,此时郭遵已经作古二十多年,郭遵之子郭全,曾担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第293章 小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