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七章 《关于我买门票参观我自己墓地那些事[1/2页]

走进不科学 新手钓鱼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zj市区和郊区的各类山头中。
      位于市郊西南方的五洲山山名的含义,可谓歧解最多。
      五洲山在地方县志中又被叫做五州山,因此很多人认为它的名称源自一些古诗词。
      有人说它的名字出自曾布诗‘海门西北起崇丘,绝顶参差见五州。
      也有人说它源自《文选》中的记载:
      ‘九州之地,宋得其五。五州之人倾心望帝幸焉。。
      更有传闻五州山乃是秦始皇挖断京砚山后镇江出现的新龙脉,得者可拥半数天下,顾名五州。
      类似的流言还有不少,真假难辨。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五洲山的得名时间在北宋开宝年间之后,也就是公元968-975年。
      五洲山的五座山头有些类似人的手掌,中峰最高,两头较低。
      山势朝北方面陡峭,朝南方面则比较舒缓。
      不过就算是最高的中峰,海拔高度也不过306米,远远达不到“大川”的规模。
      因此它的名头一直不响,仅限于镇江一带相对有名。
      不过俗话说得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就这么一座三百多米高的普通山峰,内中也有着老人峰,天鹅洞,木棋墩、夕溪,卓锡泉,夕听泉,鹿跑泉,千尺井日观、卧云二亭等诸多景点,外加显慈寺和因胜寺两座寺庙。
      此时此刻。
      山间的一条小道上。
      正有两位年轻人一前一后,踏着石阶,一步一步的向上行进着。
      二人正是徐云和老苏。
      “其实五洲山这名字,来历没那么高大上。”
      走了段路后。
      老苏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指着不远处依稀可见的镇江九曲河分支说道:
      “在宋时,镇江乃是南运河的起点、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属于漕运要道。”
      “当年老夫任南运巡河大员,曾于此山山巅远眺港口,得见五条巨舟于河中并肩齐行。”
      “后又听闻此山无名,老夫便随口说了一句‘不如便称它为五舟山吧,时任知县王文越就将其记在了县志中。”
      “后来金人断我国祚,山河沉沦,宋时的镇江县志也不知所踪。”
      “因此后人传着传着,便将五舟山传成了五洲山,还加上了各类脑补,倒也有些意思。”
      一旁的徐云朝他递了瓶矿泉水,靠在一块石头上,笑着道:
      “这就是脑补的威力了,吃瓜过程中加些脑补,到最后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事情会往哪儿走。”
      “比如我当初写小说,不知道啥时候有了个钓鱼娘的绰号,到最后连编辑都以为我是个妹子了。”
      “最离谱的是三八妇女节那会儿,他还问我要不要代表女作者接受采访呢。”
      老苏:“”
      随后他们二人又歇了一会儿,便继续开始向上攀登了起来。
      作为五洲山仅有的两座寺庙,显慈寺和因胜寺的传承历史都相当悠久。
      其中显慈寺始建于五代时期,期间重修过四次。
      熙宁年间的丞相陈升便埋葬于此。
      因胜寺的年岁则要更早一些。
      它于唐大中六年初建,重修过三次。
      周遭埋葬最有名的人便是
      苏颂。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您应该在我出现那天后的一个月回归京口,也就是现在的镇江。”
      因胜寺外,徐云正拿着手机,向老苏普及着他的身后事:
      “接着在次年的6月18日,您在润州因病故去,苏家后人们便将您埋葬在了五洲山。”
      “后“嘉定志”卷七载,‘故相魏国公苏颂祠,在因胜报亲寺。”
      “哟,历史上来拜过您的人还不少,宋慈文天祥好家伙,朱元璋当初都给您上过香呢。”
      “朱元璋?”
      老苏闻言一愣,问道:
      “就是那个明代的开国皇帝,脸长的跟我家那头驴差不多的那位?”
      “没错。”
      “这倒确实有些巧”
      老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对徐云道:
      “小徐,我的坟头具体在哪儿?”
      徐云看了眼手机屏幕,又对了对方位,指着东北方向道:
      “应该在那儿。”
      苏颂墓的发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07年,实质进展则发生在2018年。
      当时由zj市文广新局文物处领头,对五州山东北阜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最终发现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墓园。
      当时墓园中出土了不少陶瓷遗物和建筑构件,数量有三四十件。
      器型有碗、罐等,时代不晚于南宋。
      考古则出土了两件建筑构件。
      其中一件为泥质灰陶鸱尾残部,另一件为兽面纹瓦当,具有典型北宋特征。
      文物处后来又进行了诸多详细的勘测,最终在2019年4月15日举行了“五州山东北阜宋代大型墓址考古勘探情况通报会”,并且确认了墓葬的主人便是老苏。
      2021年初。
      国家批准“考古发掘证照”考执字(2021)第(007)号,同意对这一墓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同时还在因胜寺附近的苏颂墓碑周围,修建了一座苏颂人物馆。
      众所周知。
      镇江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
      全市有两個5a级景区,还有7个4a级景区,长期以来游客数量都保持在一个不低的量级上。
      因此当徐云二人抵达此处时,不但见到了一些零散游客,面前还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
      “你说啥?”
      徐云看着面前的售票亭,脑门上一连窜问号:
      “去参观苏颂祠还得买票?”
      售票员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闻言用带着少许礼貌但没什么感情的声调说道:
      “是的,苏颂祠内有不少宋代出土的文物,后面连接着一座茶园和卓锡泉,夕听泉以及鹿跑泉,算是一个组合式的景点。”
      “这是文广新局和旅游局的要求,毕竟也算是文化保护单位了,全国大多数地方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徐云悄悄瞥了眼老苏,心中莫名浮现出了一丝某个末代皇帝参观故宫的既视感。
      随后他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
      “行吧,多少钱?”
      “一潘以下的儿童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票,一潘以上十块钱,正好一潘算全票。”
      徐云爽利的支付了20,从售票员手中接过票根,带着老苏走进了景点。
      售票台后是一条幽静的木制栈道,冬天的阳光晒在脸上很舒服,暖乎乎的。
      二人径直走了五十多米,面前便出现了一座全新的建筑。
      这座建筑的占地面积大概有三四百百平米,最前方立着一个铜像。
      建筑只有一道大门,入口处赫然写着‘苏颂墓三个字。
      徐云带着老苏走到铜像前。
      他先是看了眼铜像,又看了眼老苏。
      徐云:“”
      怎么说呢。
      像是把梁朝伟给做成了杨迪的模样吧
      随后老苏看了眼自己的‘遗像,忽然想到了什么,走到铜像边:
      “小徐,帮我俩拍张合照,记得把后面苏颂祠三个字也拍进去。”
      徐云继续:
      “”
      拍完照后。
      二人便走进了苏颂祠。
      苏颂祠的内部有些复古,以暗色调为主,一进屋便令人感到了一股时间带来的厚重感。
      其中祠内的墙壁上刻录着老苏的一些人物介绍以及画像,还有一台小电视在播放着老苏生平。
      比如生死年份、人生成就、历史评价等等。
      墙壁下方则摆放着一些展示柜,内中都是一些没有迁移到博物馆内的物件。
      老苏和徐云从左侧开始踱步,参观着这些从老苏坟里挖出来的遗物:
      “这应该是前厅的茶具,你看,这种紫阳花图纹是专门用来接待客人的。”
      “啧啧,看到这盏灯座的下半部分了吗?整个苏府上下,只有元年会用这种灯座,因为他的食指在战场上缺了一截拿不稳东西,所以我找人给他打了个特殊的灯盏。”
      “这个则是”
      徐云也饶有兴致的边走边听边看,这些尘封近千年的物件,他在眼中却丝毫不觉陌生。
      比如他见到的一个竹篮。
      那是苏府‘青仆

第二百零七章 《关于我买门票参观我自己墓地那些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