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七章 发布会结束(下)[2/2页]

走进不科学 新手钓鱼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潘院士并没有直接宣布这次被发现的是超对称粒子——虽然目前的准确性高达但一切还是要等欧美那边复验成功再说才最为稳妥。
      反正此时虽然嘴上没提,但最终分配利益的时候,谁都无法忽略科院的存在。
      看着台下如同暴雨般的掌声,潘院士的情绪也上来了不少,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他不是在激动个人的荣誉得失,而是在为华夏物理学界欣喜。
      今日之后。
      华夏高能物理界,终于拥有了粒子领域的定义权。
      更关键的是.....
      这是一场面向全国人民的发布会。
      虽然同样是的观众可能看不懂具体过程,但他们却可以清楚一件事:
      这次发布会史无前例的成功了,在外国老们面前狠狠的秀了一波存在感。
      这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激励作用是空前的,这属于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收获。
      甚至在潘院士的心底,还有一道小火苗在微微跳动:
      有没有可能一种可能,今天...就是华夏物理学界的腾飞之始呢?
      这个念头实在是有些吓人与大胆,甚至要超过了所谓的意淫范畴,以至于潘院士都只是浅触辄止。
      但另一方面。
      他的感性思维却一直在心中低语:
      万一呢?
      万一真的是这样呢?
      那该多美啊......
      在潘院士缥缈的目光中,现场的掌声再次归于平静。
      见此情形。
      潘院士便暂时将各种想法抛到了脑后。
      只见他假意整理了几下面前的稿件,实则借机迅速调整好了心态,继续开口道:
      “当然了,目前这两颗新粒子尚未被正式命名,相关的其他属性还需更深入的检测。”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科院方面也会保持与方面的联络,将相关消息各位可以关注公众号‘新手钓鱼人,以及抖音号‘无名小扑街。”
      “而到了眼下这个阶段,我们的发布会也差不多到了终章了。”
      听到潘院士这番话。
      现场再次一静,直播间内的弹幕也少了一大截。
      偌大的发布会主会场,只剩下了潘院士的声音在室内回荡:
      “说实话,在这场发布会开始之前,我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同行、有媒体、也有大众舆论。”
      “许多人一听说‘华夏科学院这个主办方,就认为我们绝不可能发现暗物质。”
      “但大众并不了解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间,华夏物理学界其实产出过许多优秀的成果。”
      “比如王贻芳院士,比如薛其坤院士,比如罗俊院士、冯波教授等等.....”
      潘院士说话之间。
      镜头也转向了台下的几位华夏物理学家。
      第一位被镜头锁定的是王贻芳院士,此时的他面色一如既往的严肃。
      他的成就无需多言。
      他的右手边则是薛其坤院士,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者。
      虽然如今薛其坤院士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位置上有些争议,很多人认为本土情怀浓厚的薛其坤院士有点“土”,和南科大追求国际化的气质不符。
      但这属于人事方面的问题。
      在学术成就上,他依旧是国内距离诺奖最近的一人。
      接着画面再次一转,给到了他们身后一排的罗俊院士。
      众所周知。
      万有引力常数G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值,它在课本上近似于
      但在微观粒子的计算中,这个数值的精度要求却极高。
      可以这样说。
      每次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度提升,都是一次粒子物理的革新。
      从人类发现微观世界后,G在数据上的精度虽然一直在被优化,也就是可能今天是明天变成了
      但在在“量级”这个概念上,G只被优化过七次。
      其中最近的一次量级优化,正是出自罗俊院士之手。
      他在2018年采用精密扭秤周期法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G,将目前国际上光子静止质量的上限提高了一个多数量级,两次被国际基本粒子数据组收录,至今都是国际第一。
      虽然与薛其坤院士有点类似。
      罗俊院士在中山大学担任校长的时候评价不佳,在卸任的时候可以说有些落寞甚至人人喊打,并且在一些校内政策上确实有所不当。
      但依旧是那句话:
      一个人的人事管理能力,和他的学术研究水平是无关的。
      在物理贡献这块,罗俊院士依旧可以稳居华夏理论物理界前三。
      接着镜头再次转动。
      将冯波、徐湛、何颂等教授的身影录入到了屏幕上。
      或许绝大部分观众在看到这些学者的时候都只会一扫而过。
      但在目前千万级的观众量级下,势必也会有不少观众选择去搜索这些人的贡献。
      然后他们就会发现一件事:
      哦,原来华夏物理学界真的不是啥贡献都没有......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人这样去做,潘院士的这番话就不是白费口舌。
      接着潘院士顿了顿,再次环视台下一圈,说道:
      “当然了,由于信息壁垒的缘故,很多业外人士并不清楚业内的一些动态。”
      “但是在今天,随着盘古粒子暗物质、随着这两颗超对称粒子的发现,我可以很骄傲的宣布.......”
      “华夏物理学界如今不但有能力发现暗物质,还有能力现场计算出另外一组未知的粒子,甚至....更多!”
      说完。
      潘院士的目光迅速在铃木厚人、布鲁斯·阿诺尔等人的身上一扫,意有所指的道:
      “所以我在此谨代表中科院,感谢一些同行给了我们一次应该说两次汇报表演的机会。”
      “会后我们将‘随机挑选一些业内同行,赠送由国内知名主播黄旭东、管泽元以及知名作家大眼珠子联名书写的祝福明信片,预祝各位的家人身体健康,各家机构月月都能产出新成果,还请各位切勿推辞。”
      听到潘院士的这番话。
      台下的铃木厚人等人微微一怔,随后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干巴巴的拍起了掌。
      徐云:“.......”
      不知为何。
      他的脑海中忽然响起了高秀敏老师的一句名言:
      “他还得谢谢咱呢.......”
      在赠送完‘福利之后。
      潘院士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了。
      其实按照正常的发布会流程,接下来还应该由侯星远上台再说些官方的客套话。
      但之前由于为了验证威腾猜想是否正确,发布会已经额外多消耗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此时都已经临近晚上七点了。
      考虑到不少大老的精力乃至体力都已经消耗殆尽,科院方面便决定将侯星远的发言稿给临时删除。
      因此最终进行收尾的依旧是潘院士:
      “各位现场来宾,以及场外的观众朋友,现在是燕京时间晚上六点38分,发布会从开始到现在,也接近了十个小时。”
      “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眼下便差不多到了散场的时候了。”
      说完潘院士顿了几秒钟,声音骤然拔高:
      “我很荣幸的在此宣布,中科院暗物质成果发布会,至此正式圆满落幕!”
      “接下来,请各位来宾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离开现场,我们在各自下榻的酒店安排了丰富的晚宴,比如墨西哥代表团强烈要求的特辣蓉城火锅等等......”
      随着潘院士这番话的说完。
      台下瞬间站起了数百位的华夏学者,用力的排着手掌。
      又过了片刻。
      来自各方的代表稍慢一步,也相继起身鼓起了掌。
      杨老、
      威腾、
      希格斯、
      陆朝阳、
      田良伟、
      徐云......
      掌声经久不息。
      科院发布会.....
      至此落幕!
      .....
      注:
      qq群又炸了,我QQ也被封了,你们都聊啥了啊,别人开新群是因为群员满了,我开新群是因为老群炸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发布会结束(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