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现场捡漏[1/2页]

重生81:从收破烂开始致富 我爱吃西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老也不和其他人卖关子,而是耐着性子解释了起来:“众所周知,铜并不是一种惰性金属,长久放在空气当中很容易氧化,相信你们家里也有铜制的器具,用不了十多年,就已经锈迹斑斑了吧。”
      朱老不愧是专业人士,而且极其通地气。
      他清楚绝大多数的人对于古玩并没有太多的认知
      而且台下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于种地有一套自己的认识。
      铜制农具在这个年代很常见,这种工具普遍价格低廉,方便获取,而且质地柔软,是种地的好帮手。
      可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容易生锈。
      经他提醒,观众们才反应过来。
      “唐代至今已经有1200余年了,这青铜烛台竟然没有一丝锈迹。”
      “对啊,而且从我的角度还能看到上面的纹路,清晰无比,说是新的我都信。”
      “难不成,这是假货?”
      朱老赶紧解释道:“各位可以放心,黄老板绝对不是沽名钓誉之人,朱某以个人名誉担保,眼前的青铜烛台绝对是唐代的真品。”
      “它的价格之所以这么低,就是因为,这青铜烛台并非保存良好,而是有很明显的修复痕迹!”
      出土的青铜器往往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就是表面存在一层绿色,这种绿色的外壳被称为氧化铜,是铜在空气当中氧化形成的。
      古老的青铜器,根本就不可能像眼前的青铜烛台一样,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铜色。
      其中自然是涉及到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
      华夏的青铜修复技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时期。
      在宋朝,一个名为金石的学者,就创造了传统青铜器修复流程。
      其中一套流程下来,包含清洗、去锈、矫形、配缺、刻纹、铸造、打磨、补色...包含十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
      经过修复技术后,青铜器可以再度展现原有的风貌。
      只不过,大部分的青铜器明白有些东西是修复不了的。”
      黄老板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
      修复不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现场捡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