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小院子里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常威也傻了。
      他只是还没睡醒,面对记者镜头的时候戏精附体,随口就把这句后世名言给顺了出来。
      也不知道会不会闯祸啊?
      青年报的记者迫不及待的把这20个字写在本子上,仰视着沐浴在阳光中带着微笑的常威,忍不住拍下了这一幕。
      留着短发的少年笑着露出一口小白牙,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闪着光辉,双目无邪炯炯有神,虽然身形瘦弱,但是精神饱满,衣衫有些破旧,可思想是全新的。
      陈主任用力的握了握常威的双手,激动到无法言语。
      他刚才是提到我了吧?
      张所长心跳直逼120,这孩子刚才说了什么?
      这真的是我教的吗?
      我一个初小文化水平,能教这个?
      谁教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昨天晚上常威偶遇抓捕现场,帮助派出所的同志抓获了一名潜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反动分子,而且敌人手里还有枪。
      而今天常威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一次简单的表彰慰问,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记者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手里的笔写个不停,还不停的向常威提问。
      现在常威求生欲满满,可不敢再信口开河,他把全部功劳都推给了街道办陈主任和派出所张所长,张口就是主任教育我们如何如何,闭口就是师傅讲过要如何如何。
      无奈,记者只好把话题转移到陈主任和张所长身上。
      “常威的父亲常昆同志以前就是我们街道派出所的,前年在抓捕坏分子的时候牺牲了。”
      “烈士?”
      “是烈士。”
      “那常威现在?”
      “常昆同志牺牲后,按照政策,公安系统不能直接顶职,刚好这孩子学习好,今年由分局推荐,他考上了公安学校,明年他毕业后也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安战士。”
      “他的家庭成份是什么?”
      “这个绝对没问题,家里是贫农,他爷爷懂中医,48年底打塘沽的时候,老爷子跟着部队治疗伤员一直到长江边,他二叔就42年跑去太行山加入革命,第一批入朝,现在是团长,三叔打平津的时候参军,过江的时候壮烈牺牲。”
      这一世的常威可谓Buff叠满,用老话说,满门忠烈。
      就这个身份,阿飘路过都得磕一个再走。
      采访完,陈主任代表街道办对常威进行了口头表彰,并奖励人民币五元。
      五元不少了。
      大炮仗爆炸,邓老才拿了十块钱。
      这个年代的人太纯粹。
      精神和荣誉高于一切,追求物质是旧时代堕落的表现。
      所有人又开始鼓掌。
      常威站在廊檐下腼腆的笑着。
      身边簇拥着的是母亲,小屁孩,小黄毛,小丫头。
      面前站着公家人。
      最外围是同住一个大杂院里的邻居们。
      嗯,一群无关紧要的人,什么前院的三大妈,中院的老寡妇贾张氏,后院的二大爷二大妈。
      嘶!
      不会吧!
      我这是穿到哪里了?喜欢我靠破案养家糊口请大家收藏:

第1章 我叫常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