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2章:俱备[2/2页]

回档之1995 泡沫里的咸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姑娘,也对自家儿子有好感。
      当初觉得高攀。
      现在,以儿子的本事,那个就不错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见。
      苏杭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给她看了眼稿费汇款单,就说道:“妈,我先上去了。”
      “嗯,去吧,”何芬点了下头,马上又问:“晌午想吃什么?”
      “婶儿,咱割点肉吧。”
      开口的却是洪绫。
      大家一起看向某个姑娘,洪绫一点没有不好意思,挺理所当然的模样。
      这姑娘已经不是厚脸皮了。
      简直没脸皮。
      何芬心里念了下,却是笑道:“好啊,那我去街上一趟,小溢,你中午也留下,别走了。”
      张溢摇头:“不了,我妈……”
      “你妈也来,你爸中午又不在家,就别开火了。”何芬立刻道:“这样,现在就去喊,恰好帮着一起做饭。”
      两家关系足够亲近,张溢也没太客气,答应着就先出了门。
      苏杭又送母亲推车离开,才一边走向楼梯,一边对洪绫道:“你真是不客气啊。”
      洪绫跟在苏杭身后,不接这话,反而拉了拉男孩衣襟:“小杭,姐好久没买衣服了,想要一件新裙子。”
      “不买!”
      洪绫语气弱弱:“姐穿给你看的呀。”
      “不穿也行。”
      洪绫语气顿时更软了:“你想看姐不穿呀?”
      苏杭:“……”
      回手再次揪住某个女子小耳朵,重新下楼,一路‘呀呀呀地丢到自家大门外。
      关门!
      还是凌乱。
      好不容易重来一回,我只想要一个‘青春校园啊,怎么越来越像‘小巷艳情……额,不,‘小巷言情了呢?
      门外。
      某个祸水一点没有被丢出门的觉悟,还在说话:“小杭,墙上豆角都老了,姐摘一些,等婶儿回来添个菜,你给我个筐呗。”
      苏杭:“……”
      转身到一边厨房,拿了筐,开门丢出去,再次关门。
      然后上楼。
      甘欣全程一直默默跟随,进了苏杭屋里,才道:“苏杭,你……”
      “打住,我不想看!”
      “哦。”
      才发现自己有些迁怒,苏杭在床头书桌旁坐下,看了眼一边姑娘浑身上下虽然合身却也粗劣的手工衣裳,说道:“过几天出门,我们去河西市场逛逛,给你买几件。”
      甘欣在床边坐下,嗯了声,伸手过来在男孩额头拨了拨,用长些的头发盖住那片已经长了短发的疤痕。
      收回手。
      小小犹豫,身体也向后躺去,蹬掉鞋子,学着洪绫的模样,在床上滚了两下,才转回来,看着拉开抽屉找出一叠单据的少年。
      苏杭瞄了眼一旁,警告道:“你别学她啊,要不然也揪出去。”
      甘欣又嗯了下。
      其实想说,你喜欢揪的话,也可以啊。
      不过,又想想,那女子疯了,自己可没疯。
      就算了。
      只是悄悄把41码的双足朝裤脚里缩了缩。
      怕他看见。
      苏杭摆开一叠稿费汇款单,一边又道:“明天我们就去图书馆,不在家待了,再有信,让我妈在家等着就是。”
      反正母亲的纺织厂又停了工。
      甘欣小声道:“她要是也跟着呢?”
      “早点走,不让她跟。”
      甘欣觉得这法子不会太管用,却也没再多说。
      又在床上翻了下。
      脑袋埋在了他枕头里,还偷偷嗅了嗅。
      苏杭没再理会,专心眼前。
      算上刚到的一份,八天时间,总计已经收到了7张稿费汇款单。
      其中单价最低的一张,千字10元,6300字,只给了63元,而最高的一张,千字30,恰好还是字数最多的《花季如此这般》,一下就有369元。
      找出纸笔飞快算了一遍。
      全部合计,一共1221元。
      苏杭也基本确定了当下书报杂志的稿费行情,大概就是千字10元到30元之间。
      不过,也能想像,这只是针对普通作者。
      知名作家肯定不再此列。
      稍微思虑,苏杭不再多想,一步步来,反正,只是截止当下的这笔钱,不仅解决了家里的日用,之前许诺甘欣的高二上半学期的学费,也已经有了。
      下月……
      不说下月,就是这月,之前收到6份用稿通知,对应的报刊杂志,却只到了5份,另外两份,就像今天这一本,没有用稿通知就直接寄了过来。
      总之,稍后几天,应该还有。
      除此之外,本月也已经收到了另外两份‘用稿通知,寄出时间,一个是上月底,一个是这月初,但通知上基本确定,会在9月份发表。
      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无论如何,7份已到的,1份通知未到的,再加2份下月的‘用稿通知,恰好,等于10!
      第一阶段目标完全达成,下一步计划,丝毫不需要再顾虑。
      这么想着,把面前一叠或者取出或者没取的稿费通知单暂时收起,苏杭抽出面前的一个作业本,翻开,上面是最近几天手写的一份方案。
      标题毫不掩饰:
      打造‘青春文学第一人。
      其中如何造势,如何营销,乃至如何进行后续,参照曾经的一些记忆,苏杭都详细列举了出来。
      现在,只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想到这里,苏杭再次看向眼前。
      上周末本来计划出门,但因为张兴国说周末也会送信,只好继续待在家,因此没能做某些事情。不过,当下,眼前的一叠样刊,其中已经有好几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青旭》
      这不仅是自己购买的第一份杂志,而且,相比同省《正茂》的千字15稿费,《青旭》给了千字30,让人意外。
      同时,《青旭》还是博艺出版社下辖。
      中原博艺出版社,也是中原省老牌的出版社。
      另外,还有7份刊物中唯二也给了千字30的另外一份杂志,《经年》,此去经年,刊登了那篇《花季如此这般》,同样是南部一家省级出版社下辖,而且,除了给出千字30的稿酬,这家杂志,连同三本样刊和稿费汇款单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约稿信。
      按照《花季如此这般》的标准,篇幅1到2万字,并且再次许诺了千字30的稿酬,可谓诚意十足。
      不过,《经年》也有缺点。
      太远了。
      想要面谈一次,这年代,估计要坐一两天的火车。
      因此,虽然昨天向《经年》寄出了又一篇特意写到15000余字的小说,苏杭还是不得不把对方列入最后选择。
      伴随着楼下准备午饭时的交谈声,苏杭把面前的方案重新浏览一遍,添加了一些想法,一边打定主意,还是要先更详细地收集一下各个刊物乃至相应出版社的资料。
      如果合适,就算远一些,该合作也要合作。
      不合适的话,再近也不能乱来。
      毕竟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一旦运作失败,哪怕有机会再来,也是大姑娘二次坐花轿……不新鲜了!

第032章:俱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