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16、解析诡文(1/2)[2/2页]

我的诡异人生模拟器 白刃斩春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许多狗屁不通的东西。
      这两个日期,必定是有关联的。
      它在这两个日期里,同时死亡了……
      念头折转至此,
      苏午眼角猛地跳了跳!
      什么样的情况才会导致某个事物在两个不一样的日期,同时死亡?
      当下自己正在进行的模拟,
      是在明朝末年,
      而现实里的真实日期,却是二零三零年!
      这就是两个同时进行的日期!
      难道说,
      那个在人皮纸上烙印下掌纹的人,其实是自己??
      苏午内心大为震动,
      但此时时间紧迫,他也无法细究太多,收束念头,赶紧把人皮纸浮现的第二篇日记看完,
      这第二篇日记里的主人,即是那个妻子亡故的读书人或是戏曲家、小说家,其在日记里,用了将近五分之三的篇幅,介绍在妻子死后,他个人的种种经历,
      遇见的不同驭诡方法,
      甚至于,
      他的有些经历,与苏午的某些经历各有印证。
      譬如,这位读书人亲眼见证了天王观那位‘昭道师容纳万目诡的所有过程,亦解开了为何江莺莺豢养的一只大公鸡,为何能抵抗万目诡侵袭的原因。
      那只大公鸡,
      与昭道师的‘锦鸡将军或有某些牵连,
      或是其后代,
      或命格亦与万目诡相冲,
      不过,‘应急罐头终究是不如锦鸡将军的,它只能抵抗万目诡的侵袭,牵制那只厉诡却是完全无法做到。
      现下,
      江莺莺还在每日以药汤喂养‘应急罐头么?
      也不知道她那边情形如何。
      苏午摊开人皮纸,
      继续往下查看读书人的日记。
      ‘余游历诸地,所见厉诡颇多,从厉诡手下死里逃生的次数,已然有数十次。
      这些厉诡,其中羸弱者,可以为道教咒语喝退,
      但其于睡梦中杀人,防不胜防,
      我亦险些中招,
      而其中恐怖强横者,
      似万目诡、‘鬼佛,直接可以将一州郡之地化为炼狱!
      然而,冥冥之中,天数变化,似乎总会为人留一扇生门,
      如能在绝境之中保持冷静,
      细心观察,
      总有逃出生天之门。
      此或许即是‘天无绝人之路——天既是不愿让人绝灭的,莫非其自造化之时,竟是‘有情之物?
      厉诡化生,
      时人皆指此为‘天地不正之气过甚,因而有厉诡丛生,
      然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
      所谓不正之气,不过是上官们驭民之借口罢了,实为将人困于礼教之中,难逃束缚。
      余猜测,
      厉诡之所以频生,
      其原因或许是‘天出了问题。
      此想法实是大不敬之念,但观今时鞑子皇帝临朝,确有此念。
      并且,
      厉诡笼罩之下,生门从无绝断,
      亦验证余之所念。
      ‘天未必不知道它自身出了问题,但难以自救矣,便将希望寄托于万物之灵长,如我等凡人之身上,特意为我等留了一条生路。
      ……
      此般想法,其实是余一厢情愿之想而已,
      但若想也不敢想,何日能窥破厉诡频生之秘,绝断其根源,永绝此后患?!
      余立此想,
      自须为己之所想漫漫求索!
      余曾见道门真人沟通祖师,符纸之上,乃现‘厉诡真文,
      道士言称此语言,为厉诡之语,
      祖师神志难以时刻清醒,为厉诡影响极甚之时,则会书写此般文字。
      这般文字,
      既为厉诡所写,
      厉诡如为‘天自不正常之后所生,
      那些文字之中,会否附带某种‘天意?
      持此一念,
      余即开始研究此‘厉诡文字。
      然,此种文字携带恐怖力量尤甚,哪怕余腹有蛊虫,驾驭厉诡,亦难将之书写于寻常纸张之上,只能每日厚颜求隔壁道观的真人赐下几张受了加持的符纸,
      以‘训诂、‘象形、‘溯源等法,
      来研究诡文。
      而今已得‘?字真意,
      此字乃‘??字之演化,其为律条,刑罚之意……
      ?字诡文阴森恐怖,书写出来,仿若能招来厉诡,为自身施加种种酷刑,
      然‘??字变文,则厚重朴实,庄严冷峻,虽然隔离人情,但亦可以为人之后盾,正与?字相互印证,相互克制。
      符纸少矣,
      每日研究,只得此一字涵义。
      但在今日,
      隔壁道观之中,
      有一少年人来寻我玩耍,
      将一张仿似皮革的纸送给了我……
      那道人虽是弱冠之年,但已经得授‘五品符?,其常与我来往,我亦时常有感,此人状似年幼,实则慧心通明,处事有度,我实看不透……

316、解析诡文(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