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乔三也赞成,何苗苗也说这个办法妙的很。
      只有乔蔓蔓嘟着嘴。
      “两位哥哥,你们可是忘记了我们当年是在北方如何逃难,才来到了庐江城?北方到处是战火,曹操吕布袁术袁绍还有刘备公孙瓒,不是争就是抢,两位哥哥难道看不清时事?我们仅凭孟德公一封书信就要再回去一次?”
      小乔这话一说,乔二乔三还有何苗苗都瞪着她。
      太大逆不道了。
      “小乔,你这丫头片子看不出来!你人软哒哒的,心肠那么硬哟。北方那个是谁啊?是阿母啊,我来的晚,我是这家的媳妇儿,我没有福气见着阿母,可是你们几个是阿母亲生的呀,怎么听到阿母的消息,还这般推脱。
      若是这事儿换作是我,别说是北方刀山火海,我也去。不就是把阿母接回来吗?阿翁啊,我,我和乔二陪你去。”
      不知道何苗苗这回哪里来的胆子。
      她马上就去收拾东西,连乔老爹的东西也一并打包好了,再把盘缠行李装上那辆曾经载着乔菁菁去曲阿的马车。
      “鹏叔的腿脚已经好了,鹏叔可以赶马车。我们带了干粮,一些银两。”
      乔二随身带着那把红锋剑:“阿姊,乔三,蔓蔓,你们要留在家里,我没话说。但是阿母这回事儿我必须管,我和苗苗陪老爹去,把阿母接回来。”
      乔菁菁一想,这件事不寻常。
      曹操一封信带来了阿母的消息,他们必定北上。
      去吧。
      一起,就是留下蔓蔓和乔三在家,她有些不放心。
      乔蔓蔓皱着眉头送乔菁菁。
      “阿姊,真的不是我心肠硬!我怎么觉得,这孟德公像是拿着阿母的下落要挟你呢?如果真是孟德公要挟你,他铁定记恨着上回你拒绝他的事。”
      乔菁菁对她这位阿母的印象,真的不深了。
      那时她还小。
      他们一家人从洛阳一路逃亡,那会儿乔家还有些家底,身边还有老妈子伺候着,阿母和她们姊妹俩还分了两辆马车坐着来。
      不知怎么就走折了,后面就再没找着了。
      “唉,后面的事再说吧。”
      乔菁菁知道乔蔓蔓担心什么。
      但据历史对孟德公的记载,他这个人做大事,宁杀错千人也不放过一人,但他对女人向来还不至于太坏。
      他看得上的那些寡妇,不都收在后宫了吗?临死的时候,还担心这些姬妾以后没有生活保障,嘱咐她们做针线自力更生。
      后人都说曹操喜爱人妇,好那一口。
      不是。
      那太浅薄了!这个时代的人妇,不是后来某个时代的人妇。这个时代,连寡妇也很有市场。因为这时候医疗条件差,生育率不高,很多女子生头胎的时候就特别难,难产以致一尸两命的不在少数。那些已嫁作人妇,甚至是生过孩子的女子,她们反而证明了一点,她们的生育能力好,身体条件好。
      曹操就很珍惜这些生过孩子的女人。
      话又说到孟德公。
      乔菁菁想,孟德公应该不会为难她那位阿母。
      是的,乔菁菁猜对了。
      曹孟德兄不但没有为难乔菁菁这位阿母,自从他寻找了这位夫人,像是对待上宾似的,把乔阿母请到家里住着,专门给了人手伺候。
      还向乔阿母保证,说不日就送她和她的丈夫儿女们团聚。
      所以,乔阿母一直觉得孟德公是个好人。
      特别好。
      孟德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她大女儿来鄄城。
      应该。
      她们本来就是洛阳这边的人,生活在北方,是因为不得已才去的庐江。
      孟德公说了,她大女儿回来,他不光多多的金子银子给她,只需要她大女儿帮他指点指点农事,若是合适的话,孟德公愿意做主,将她大女儿许配给孟德公家任何一个儿子。
      随她大女儿挑。
 

46 北上救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