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孩儿,孩儿不曾妄想……”
      徐嘉序的嗓音稚嫩,还带着些许哽噎,似乎快要哭出来。
      谢泠玉捏着他的脸蛋,抹去他眼角渗出来的水痕。
      “做我的嫡子,第一件事情,不再为了些小事哭泣。谢家的孩子,要谨记,学诗学礼,自信自省;要体面,只能流汗流血,不能流泪。”
      即使面对死亡。
      “嘉序可愿意读书?”
      按照谢泠玉以前的习惯,不论徐嘉序爱不爱,她都会逼着他读。
      就如同上辈子对待徐嘉启那样。
      无数个日夜,她坐在旁边,看着徐嘉启练字,盯着他背书。给他寻最好的先生,教他君子处世之道。
      白日管理着偌大侯府,晚间还要仔细审阅他每日的功课。
      可惜耗费心力培养出个白眼狼。
      在她垂危时,徐嘉启蹦出来指责她严厉,抱怨自己的童年被她毁了,眸中怨毒令她震惊。
      真可笑。
      一个平庸之辈,在她呕心沥血下,谢家鼎力相助下,年纪轻轻入馆阁任职。
      却反过来怨恨她。
      谢泠玉不会再做那样可笑的事。
      徐嘉序抬起被她捏的有些泛红的小脸,有些欣喜,“我也能读书吗?”
      对上他莹莹目光。
      谢泠玉能看出,他是真的喜悦,真的渴望。
      “若你愿意,我自然送你去最好的学堂,为你寻最好的先生;若你不愿,或做武将、或开商铺、或潇洒一生,总能找到一个你喜欢做的事,不必拘泥于读书。”
      “孩儿愿意,愿意。”
      “不过孩儿已经过了启蒙的年岁,若是读书,怕也不能有成就,只怕浪费母亲的……”
      “何时开蒙都不算晚,嘉序聪慧。我也不求你考取功名,成为状元郎。只要你能读书明事理,懂得辨是非,所有的一切就不算浪费。”
      “嘉序是嫡长子,母亲日后可还要依托你呢!”
      谢泠玉笑着说。
      借着昨日宋氏硬要她过继的借口,很明显带着调侃。
      徐嘉序点头,黑亮的眸里满是坚定。
      “孩儿日后定不会让母亲失望的!”
      ……
      “夫人,到开宝寺了。”
      开宝寺位于盛京远郊,是著名的佛寺,香客众多。
      主持一心大师口衔佛珠降生,从小参佛礼教,一生持戒,功德几近大成。
      传闻一心大师能一眼看穿人心。
      欲望野心强的人,在一心大师面前都狼狈不堪。
      一心大师常在外走动,谢泠玉来过几次开宝寺,只和一心大师有过一面之缘。
      她只觉得大师整日笑呵呵的,与常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双眸的确比常人明亮许多。
      “这开宝寺怎的今日如此戒备森严?”桃月不解。
      谢泠玉的视线划过寺旁停着的马车,还有那一个个脚步稳健有序的丫鬟侍卫,心里了然。
      寺里的小僧迎了出来。
      倒不是因为宣武侯府。
      小僧绕过前方的宋氏,走到谢泠玉前面。
      “谢大小姐,您来了,我这就命人将您常住的寮房清扫一遍。”
      “咳咳咳、咳咳咳。”
      宋氏在旁边把肺都快咳出来了。
      小僧这才望向她,一脸真诚:“这位夫人,您是患有咳疾吗?小僧认识一位名医,可介绍与您,介绍费不多不少。”
      他伸出五指,“诚惠五十两。”
      “你这秃……”
      旁边的周嬷嬷及时拉住了她,这才没让宋氏在佛门重地,口出狂言。
      小僧笑意不变,眼神却冷了几分。
      谢泠玉暗暗叹了一口气。
      一日不和离,不与宣武侯府划分开,她就不能置身之外。
      她可不想陪着宋氏丢人。
      谢泠玉无奈开口:“这是我婆母宣武侯夫人宋氏和嫂嫂李氏,烦劳派人多清扫两间寮房。”
      小僧有些为难:“寺里今日来了贵客,房间只怕不够住了。”
      谢泠玉浅笑:“正巧,我祖母前两日才说,今年要多添几倍香火,给寺里扩一扩。”
      小僧眼睛一亮,压着嘴角的笑意,装作思考模样。
      “其实是还能清出一间,只是二位施主可能得委屈一番,挤一挤,不过房间里床铺多。”
      “我夜间觉轻,不习惯与人同住。”
      宋氏瞥了眼李氏,嫌弃的挪开脸。
      李氏也悄摸翻了个白眼。
      谁稀罕。
      李氏母家从商,李氏从前也是个泼辣性子,只是在侯府被宋氏和规矩压着,父母又一直劝诫,要不哪能容宋氏骑她头上百般刁难。

第4章 开宝寺再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