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8章 李卫捐官[2/2页]

骗了康熙 大司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搬去畅春园消暑。
      原本,玉柱肯定是要跟着去畅春园的。不巧的是,废太子病了,皇长孙弘皙硬要留下来侍疾。
      前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已经彻底完了。
      但是,康熙依旧警惕心极高,便命玉柱暂时留在京城里,以便就近监视咸安宫的一举一动。
      说来也巧,康熙晚年信重的臣子之中,也就玉柱的身份,最适合监视胤礽。
      玉柱这个内务府的总管兼御前大臣,天然可以在宫里活动,还不惹人注目。
      康熙带着妃嫔们走了,京里立时清静了下来。
      因老八每天都待在内务府里,玉柱也很知趣,索性就不去内务府了。
      如今,老九管着光禄寺,老十管着鸿胪寺,都没在老八的身旁。
      玉柱一看就懂,这是老皇帝忌讳三个亲儿子,成天聚在一起,索性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把他们暂时分开了。
      咸安宫门前,一步一哨,两步一岗,戒备得异常之森严。
      玉柱到了门前,也要递腰牌,接受严格的盘查。
      咸安宫的大门之上,开了一座小门,正好容许一个人猫腰进去。
      玉柱钻了进去,站直身子的一瞬间,却见胤礽正盯着他看。
      “拜见二爷。”玉柱深揖到地,依旧对胤礽十分尊重。
      越是从高处跌下的贵人,越喜欢挑剔礼节的细微之处,这个是人性决定的。
      胤礽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忽然笑了,说:“我都落魄至此了,也就你还这么尊重我,难得啊。”
      玉柱肃手而立,恭敬的说:“二爷就是二爷,不容任何人不敬!”
      这种看似正确的废话,却说破了一个现实的真相:胤礽就算已经不是皇太子了,他依旧是康熙的皇次子。
      大实话就是,康熙想怎么折辱胤礽都可以,外臣就不允许了!
      胤礽也是大明白人,他知道,玉柱肩负监视之责,便主动把咸安宫里的人,都叫了出来。
      经过一一清点,人数核对无误。
      玉柱就和胤礽说:“您若是缺啥了,直管和我说。只要我能做的到的,绝无二话。”
      胤礽还未说话,一直站在一旁的弘皙,插嘴道:“外头都说你玉玔卿心狠手辣,我倒觉得,你是个厚道人。”
      在皇家之中,厚道人,这已经算是极高的评价了!
      玉柱不好接话,只能笑而不语。
      和胤礽不同,弘皙那是有名的乾清宫皇孙,圣卷甚隆也。
      二废太子之后,老七就奉旨在德胜门外的郑各家庄,动工修建一座全新的大宅子。
      这座大宅子,足有四百多间屋子,形制为亲王的规格。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亲王府制为正门5间,门钉9纵7横,共63枚。
      府内,正殿7间,前夕护以石栏,殿内设屏风和宝座,正殿嵴安吻兽、压嵴7种。
      两侧翼楼各9间,神殿7间,后楼7间,凡正门殿秦均覆盖绿琉璃瓦,其余楼房旁庑均用筒瓦。
      别人可能不清楚,玉柱却是门儿清的,这地儿,就是提前留给弘皙的和硕理亲王府。
      康熙是个明白人。
      随着康熙的年纪越老,距离死亡也就越近了。
      等老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帝搬进了紫禁城,胤礽再住在咸安宫里,也就极不合适了。
      康熙其实很纠结,既不想委屈了弘皙,又怕新皇帝容不下弘皙。
      所以,老皇帝干脆就把弘皙的新府,建到了京城的外边。
      有朝一日,弘皙领着胤礽,住到郑各家庄去。免得遭了新君的猜忌,反而误了弘皙父子两个的性命。
      玉柱跟在老皇帝身边的时日,也不算短了,他自然可以理解康熙的复杂心情。
      一言以蔽之,既要皇权顺利的传承下去,又怕他最宠爱的皇孙,和曾经宠爱过的皇子,丢掉了小命。
      实际上,当皇帝,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谁不难?大家都难。
      玉柱告辞离开的时候,弘皙特意送他出门,这显然是有话要说。
      果然,四周无人的时候,弘皙深深的一揖,异常诚恳的说:“柱公如此善待家父,在下感激不尽。”
      玉柱怎敢接这种敏感的话?
      好在,弘皙也是大明白人,他也知道,很多事情,玉柱只能做,却不能说。
      总之吧,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了宫之后,回府的官轿上,玉柱微微一笑。
      晚年的康熙,异常注重亲情。
      历史上的老四,就是冒着大风险,给胤礽送汤,获得了康熙大大的夸奖。
      玉柱善待老二,也是想给康熙制造一种假相,他乃是厚道人。
      胤礽已经完了,可是,弘皙就住在乾清宫里。
      玉柱的厚道,透过弘皙的嘴,告诉给了康熙,比谁去说,都管用得多。
      说白了,常伴君侧,自己夸自己好,那叫作无脑。别人私下里夸你,那才是真正的好。
      过了几日,玉柱正在南书房里轮值,忽然听见了一件奇事。
      李卫这小子,在户部银库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书一行大字:八爷专纳银。
      原来,老八管理户部的时候,专门派人加收了百分之一的专纳银。
      这笔银子,属于是额外的支出。但是,众人畏惧于八爷党的雄厚势力,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李卫却不信邪,劝过几次老八之后,老八始终不听。他便干脆,在户部银库的门前,立了一块牌子,指名道姓的说老八收了黑心钱。
      以前看史书,玉柱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一直是当笑话看的。
      如今,玉柱身在局中,也就看得很明白了。
      李卫这是故意利用此事,向老四交出了投名状啊!
      八爷党和玉柱一直不对付,玉柱自然也就装了傻,坐看老八的笑话。
      后来,户部银库的那块牌子,立了不到三日,老八迫于形势,只得低头,取消了额外收的黑钱。
      一时间,李卫,李又玠的大名,响彻了整个京城内外。甚至,还惊动了远在畅春园的康熙。
      一直冷眼旁观的玉柱,随即看明白了,李卫在雍正朝大红大紫的真正原因。
      老四和老八,那可是康熙晚年的死敌啊。
      看着老八吃了瘪,以老四闷骚的个性,心里别提多爽了吧?

第398章 李卫捐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