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24 章 第四六回 疯老头,是冤是诬当堂对[2/2页]

[七五]桃花酒 洛安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消玉殒,若草民能早些发觉异常,断然不会叫她尸首落于荒野几日……”
      黑白无常神色微变,便是傻子也瞧出他二人怕是被蒙骗了,这才杀人犯法引来祸事。
      包拯又转而望向两个高大魁梧的汉子,“三月廿八当日可是二位在朱雀门、南熏门当值?”
      “回大人,确是如此。”两汉子颔首。
      “还请苦主上堂辨认一二,是哪位衙役将他撵出开封。开封城门守卫在此,虽说时日已久,也许还能记得一二。”包拯对黑白无常道。
      黑白无常对视一眼,也瞧不出神色如何,只是相了点头,一并吹了个口哨。
      哨声刚落,蹲在墙头的柳青蓦然起身,面上隐有惊疑之色。不多时,围堵在外头看热闹的人不知怎么的就分开一条道,一个驼色罗衫的鹤发老头背着神色憔悴、满头灰发的老者慢悠悠地走了来,无人敢拦,反倒一个个中邪着魔似的让出道来。
      公孙策见罗衫老者气度不凡,定睛仔细观之,才惊道:“周老师傅?”
      此人正是城南棺材铺的周老师傅,而他身上背着的老人比他年纪还轻,大约五六十岁,则是这起案子的苦主孟伯。
      公孙策见孟伯面容有异,下意识地上前扶了一把脉,周老师傅放下孟伯便退之一侧,慢悠悠地又走了。马汉有心相拦,外头的展昭却对他摇了摇头。
      孟伯浑浊的目光落在公堂众人身上,最后不知所措地望向黑白无常。
      “这位老人家可是孟三娘的父亲?”包拯敛了一身气势,温声问道。
      “三娘……”孟伯先是怔了怔,木然的神色渐渐起了变化,“是……是,我闺女儿三娘叫人害了……”浑浊的眼睛落下泪来,嗓子里沙哑地滚出了几个字眼,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令人观之动容。若非心底凄苦,如何能有这般神态,先头认定黑白无常被骗的百姓这会儿又摇摆不定起来,心道平头百姓无权无势,死了闺女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再添孟伯身形瘦削如柴,脖颈上一道刺眼的粗绳淤痕,更似孑然鳏独、无处立身之人,十分可怜。
      包拯见孟伯话都说不清,便又对景连书铺掌柜的道:“你们可曾见过此人,孟三娘的生父
      掌柜的仔细盯着辨认了一会儿,才摇了头,面上亦有同情之色。
      包拯又将视线落在两个魁梧的汉子身上,瞧出他二人欲言又止。
      “我是见过的。”这话是南熏门、也就是开封外城南边城门的守卫说的,“哪一日倒是忘了,怎么也说也有七八日了,他那日一边走一边哭,和一个老太婆走在一块儿快天黑时出了城,最近出城的人少,进城的人多,我留了心问了两句。”汉子迟疑地端详了几番孟伯,又继续道,“上前问时,那老太婆还说来京寻闺女,没想到寻不着人,只能回老家去了。”
      “确是个老太婆,不是开封府衙役?”这话是王朝问的。
      “当然,你们开封府的衙役我虽认不全,但总归脸熟,汴梁口音一听便知,那老太婆定是个外乡人。”守卫又道。
      朱雀门的守卫汉子也插了一句话:“老太婆我没瞧见,不过我见着他在朱雀门那附近独自徘徊了好久,还当是哪家的老儿犯了病走丢了,与我一块儿当值的人都有瞧见,皆可为证。不等我们去问,他又自个儿出了内城。”
      几番证词都与先头所言有所出入,可哪边都不似骗了人,围观的百姓瞧瞧这边又瞧瞧哪边,心里更没了主意,就盼着包拯快点审出个结果来。
      “孟伯可记得当日与你一并出城的是何人?”包拯耐着性子问。
      “是、是开封府……开封府的衙役撵我出的城……”孟伯喃喃道。
      众人望着孟伯的目光有些古怪了。
      “开封的衙役俱在此处,你可认得出是哪位?”包拯指向外头站着的衙役。
      孟伯神色憔悴又茫然,目光从众衙役身上来回扫过,除了满脸哀戚竟是答不出更多来,嘴里翻来覆去只有一句:“开封府的衙役撵我出的城……”
      外头的一个少年郎不由低声疑道:“这老头莫不是疯了?”
      我!来!啦!
      有没有小天使在等我呀!
      有的话,今天就三更哦!
      小天使:没有,滚
      我:quq,但是我还是有三更。

第 124 章 第四六回 疯老头,是冤是诬当堂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