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09 章 第六六回 援兵至,因缘天意各有归[1/2页]

[七五]桃花酒 洛安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初阳东升,漫山遍野旌旗招展、千军万马。
      而小道上一辆马车徐徐推进,终于停在千军万马的前端包围处,显得十分突兀。马车停下后,掀起的帘子里走出了一个满脸乌黑的中年人,他在马车上负手而立,头顶月牙,容色端正。
      ……
      润五月初四一早,一个浑身湿透、身材瘦小的男人也混在人群里,随着陆陆续续挑担回头的人缓步离去,正是蒋平蒋四爷。
      他去请兵。
      蒋平离城时为了不引人注意,是从城西内河下潜寻暗流摸出城外,此时整个白府只有他能做得,寻常人便是通水性也比不得他长时闭气无碍、又能开目视物,更别说白玉堂与展昭俱是遇水就沉。至于从城墙上头过,只怕不知城外山有无人盯着,且白玉堂与展昭最是引人注目,不便出城,沈??硖宀患谩⒂中挠嵌≡禄??祭聪肴セ故怯山?角叭プ钗?椎薄
      他比不得白玉堂与展昭轻功绝妙,又没有骑马,这一路奔波可真是费了浑身力气。
      此去开封路途遥远,他不知城内如何,更不知婺州城内能否等到他请来朝廷援兵……但婺州城一事实在诡谲,虽处处盯着白玉堂,但却牵扯全城百姓,幕后势力太大,非是他们这些江湖草莽能够轻易料理。
      蒋平日夜兼程,出了七拐八拐的山道,费了三天时间抵达杭州预备换马折去开封,却在驿站听闻马夫有意前去明州。原是包公大上月上旬领旨代天巡狩,从开封出发,直下江南,月底就已经到了明州,他们想亲眼看看传闻中的青天大老爷。
      这消息来得突然,蒋平庆幸尚未离城,赶紧转道明州。
      他连着四天三夜没有合眼,赶到明州府衙时面色惨白,她本就病夫模样,这一头撞进府衙的时候简直是不人不鬼、半具尸首。
      也亏得路过府衙前门的赵虎心善,还当这是什么大冤情,赶紧口呼公孙先生,将蒋平扛去寻包大人。结果才入公堂,蒋平身上就掉出了展昭的亲笔书信和贴身信物,登时大惊。
      包拯随军同来婺州。
      那白发的年轻人手里拎着那大得吓人的铁背胎弓,一人一马杀入敌军。
      他手中的神弓竟是被他当成了兵器,单手一挥就是一片人仰马翻、血贱满地。那些呆滞的贼兵立即回过神反抗,长矛随着手中动作刺出。
      白发的年轻人没有穿铠甲,一身布衣,任由千万长矛从身上刺去,却也不躲,长矛扎在他身上就像是遇上了铜墙铁壁,纹丝不动,贼军大骇,连城门上的白玉堂与展昭都为之吃惊。任他万人阻拦,他均不理会,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不过片刻,瘦巴巴却矫健有力的身躯纵马穿过人群,在城门前的高台下又急又快地勒住了马。
      马声长嘶。
      他拧着眉头,垂头看了一会那杜承的尸首,确认那贼兵首领果真是死的透透的,一口气也不剩,才不满地啧了一声,声调也随之轻了下来,不急不缓道:“死了。没意思
      他来时难得气急高声,可神色并不恼怒,反而透着一种无趣所生的失望。
      阳光之下他一头奇异的白灰色头发随风拂动,一只眼睛明亮至极,而另一只挡在头发下的眼睛闭着,一道狰狞的伤疤令人不敢直视,活像个深山老林里跑出来的妖怪。
      别说底下的贼兵,就是城墙上的百姓都面色大白,搞不清援兵是否人间将帅。
      青年扭了扭脖子,瞧了瞧头顶城墙上一白一蓝、显然身受重伤,又看了看身后万数贼兵,舔着唇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轻声自语道,“我在边关闲的兄弟都生锈了,”他生的本不算英俊,可这弧度一牵,面容上竟是熠熠生辉,“还当大宋太平盛世,果真没仗可打,南下剿匪还能叫我遇上起兵谋反的好事。难得哑巴不在,今日一行,我可期待得很。”
      他这自语像是迫不及待要吃人的老妖怪在嘀咕,随着风传入众人耳朵,呜咽大哭的百姓吞了吞口水,提矛不知所措的贼军吓住了,四下寂静,尘埃起伏。
      那杜承的尸体还倒在他马下,面目全非,血流汩汩。
      “贼首不经打,你们……”
      他收敛了来时的高声,眉宇间仿佛是失望,可转过身来灿烂笑容足以让人毛骨悚然。
      “可别叫我失望啊。”他说。
      他单臂抬起了那神弓,只一句,声穿云霄,“众兵听令”
      一年岁不足双十的女子拖着苍白的病容登上城门,尚未在寂静之中寻见欲寻之人,就听一个明亮的号令。
      “大宋折家军叶小差,奉命剿贼,乱我大宋者,皆须一死”
      一声令下,漫山遍野万军应声而动。
      “杀!!!”
      休憩的野兽在这重重山林中睁开了眼,杀气纵横,气势如虹。
      纵有贼兵数万,可到底是连战三日两夜,又哪里比得上朝廷的精兵,添之首领已死,军心大乱,登时兵败如山倒。大军所至处,犹若碾谷,断肢鲜血,惨叫不绝,无一幸免。
      那叶小差更是捡了落地的杜承长棍,将贼兵打得脑袋开花。
      桃木教杜承造反之兵于起事第三日兵败。
      叶小差领兵,与包拯所在的马车驶入婺州城内,高台之上被俘虏的百姓很快就被放下,双腿发软,泪如泉崩;济世堂的吴家三具尸首也被安然放下,朱老夫人千恩万谢,抱着自家女儿的尸首恸哭不已。
      婺州百姓不是痛哭流涕,就是大笑如癫,他们两两相拥在一块儿,庆贺他们等来了天明、也等来了希望。
      他们还活着!谋反的桃木教兵马皆被拿下!
      为婺州城守到最后一刻的白玉堂、展昭二人早就深受重伤,见援兵扑来,两日两夜紧绷的精神气一松,相视一笑,竟是双双挨着城墙,靠坐在一块儿抱着手中刀剑睡了过去。
      婺州围城一难终得解脱。
      随后几日城内寂静,无数百姓挂起引魂白幡,而幸存的百姓得了好几日地歇息,竟是不少发热、生病,苦得同来的公孙先生在瞧过白玉堂、展昭还有众位受伤百姓的伤势之后,又脚不沾地,给各家各户发热伤风的百姓们看起脉来。
      全城没有大夫,幸得此事蒋平与包公言明,因而多请了明州几位大夫一并前来,这才不至于将公孙先生累倒。只是个中匆忙,病死者仍是不计其数。闻说那官府官差头子的亲眷见寻不着丈夫尸首也蒙头一晕,当夜便发热随他而去;至于那城门守卫的老母亲早在闻说儿子命丧便一病不起,城内无大夫,如何也治不好,撒手人寰。一家数口在这婺州城内像是一朵花儿在凛冬凋尽了花瓣,引人唏嘘,可城内人人悲痛,谁还顾得上。终究是包公领来的兵马搁下兵刃,为城民一一安顿后事。
      白玉堂与展昭喝了几日药,浑身裹得像个粽子,偏生不安分,不愿老老实实躺在床上。
      白玉堂硬说这躺了几日骨头更酸疼了,拉了展昭在院子里坐着。因公孙先生没收了二人刀剑,还趁人不注意还捡着枝条对起招来,气的公孙先生恨不得给白玉堂灌三天的麻沸散。
      后几日叶小差也掺合进来,拖着把可怕的长戟天天坐在院落里蹲着。
      丫鬟小厮好奇问询,他说他等着白玉堂与展昭伤好,想同他二人讨教几招。说那话时,他嘴角挑着笑,笑容堪比天上日月,可杀气扫得院落内的草叶都战战兢兢。
      丫鬟小厮俱是不敢接近,连院落里也安静了好几日,白玉堂与展昭竟是手谈起来。也不知二人是有意老实养伤还是避开叶副将的锋头,须知那叶小差一瞧便是个好战之辈。
      那日杜承被他一箭射死他非但没有洋洋得意,反倒气急,只恨他千里迢迢领兵剿匪,却碰上个过不了一招的无用之辈。
      说来那杜承死得极冤,当日他以山民要挟白玉堂与展昭,最是全神贯注,只怕二人前来杀他救人,哪能想到背后一人臂力之强、拉开神弓,一箭直曲要害。
      杜承自然躲闪不及一命呜呼,回天无力。
      若真要让他躲过这一箭,兴许还能与叶小差站个十多回合。虽说白玉堂与展昭二人私下谈起,猜测那姓顾的折家军副将一法惊人,判充军之刑,作桃木教徒助长围观之人,三十年内不可科考为官,重者受杖刑,轻者劳役建城五年;白家虽是受害,但沈?????ぬ夷窘坛墒疲?子裉靡嗍巧焙κ?耍?钤诤笳咔榧彼?龋?0准野胧??啤
      婺州城因围城之危,赢得百姓醒悟,此判虽仍有人不服,但终归得众人颔首。
      那桃木教的教主下落不明,也被白玉堂亲手作了画像,满天下通缉追拿。桃木教山城被拆,独留满山桃树,金银财白竟是尚在山城,最终半数抚慰婺州百姓守城有功、以及作建城之用,半数上充

第 209 章 第六六回 援兵至,因缘天意各有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