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66 章 第五七回 东道主,琴阁琼娘唐门会[1/2页]

[七五]桃花酒 洛安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空中阁楼的骚乱迎来了众人的瞩目。
      展昭提着长刀稳稳地站在粗大的锁链上,目光一寸寸扫过在场众人,在上前查看死者和保持观望之间犹疑了一瞬,还是顺着锁链飞身落在众人纷纷退开的空中楼阁里。随后轻飘飘落下来的,是那扮作白玉堂的小贼,他既然顶着“展昭”的名头,这出了命案,哪怕这江湖打打杀杀实属寻常,与他无关,怎么也该上前一探,而不是作壁上观、不闻不问。不过更出乎意料的是他身手甚是轻灵飘逸,翩若惊鸿,矫如惊龙,似还似往,飘忽浮云,更见此人闲雅清俊。
      是个高手。
      不仅易容之术高明,武艺也绝不输他。
      展昭回眸时隐约见此人真有几分白玉堂那疏影斑驳、浮光掠影的轻功神采,可展昭又偏偏能瞧出不同。
      那人站直了身,单手拎着兵刃,背脊拉成一条笔直的线,与白玉堂一样,虽然吊儿郎当、浮浪闲适,又像是一柄叫人无法忽视的长刀,言谈举止、体态神采均是惹人瞩目。
      不说他这面上的皮面具和神态言行,他这瘦削颀长的身量、浑身飘飘悠悠又深不见底的内力与那凶煞扎人的气势,就与白玉堂几乎无二,仿佛白玉堂胞生兄弟一般。只怕是旁亲近友也不能得这几分精髓的神似,不知白玉堂在此见了,又是作何感想。
      展昭拎着刀站在这头端详了片刻,耳畔隐约响起父亲的指点。此人步法里……竟有几分江湖失传已久的逍遥派凌波微步的风姿。闻说逍遥派不问世事、与世无争,早就从江湖人眼中淡去。虽仍有门派在世,可只有那老掌门孤身一人,又因所传绝学伤天害理不说,还对传人要求极高,如今还没找到传人。因而江湖也说这逍遥派也快如广寒宫、如意阁一般失传。
      巴蜀两大游宴果真是将江湖中卧虎藏龙之辈都引了出来。
      只是不知此人……又是那位高贤座下弟子,与那逍遥派又有何关系。
      那扮作白玉堂的小贼环顾四周一眼,也察觉到展昭的审视。但他丝毫不惧,侧头一笑,顽劣又漫不经心,挑衅又玩世不恭,“白五爷。”他说,声音果如白玉堂那般不冷不热,又透着几分邪气。
      展昭没有应声。
      他一向温吞脾气,目光却是果断沉静的,可今日眉峰隆起,这面目在灯火下又添了几分微妙的侠客张扬与无情。
      二人视线交汇时,透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微妙。
      众人将目光落在对峙的二人身上,不是对二人身份有所知晓,便是耳闻近日传言。个个心道果然如此,因展昭的不予理会反而坐实了心头二人不合的猜测。
      不说官府的“展昭”突然来这渝州城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这包拯底下的护卫,见了命案哪有视而不见的道理。
      而那“白玉堂”因随从小厮被冤抓入大牢后又被人意外杀害一事,与那入了官门的“展昭”在细雨楼大打出手、不欢而散,这消息早在渝州传的沸沸扬扬。
      不管“白玉堂”是否要真的要逮着凶手为那小厮报仇雪恨,还是虚张声势,在这渝州城里为了两大游宴而张罗声名,既然又有人死在这里,死在“白玉堂”的眼皮子底下,他总要上来一探。这也是展昭稍作犹疑仍是上前的缘由,若无早前传闻,他这江湖人突然管起与他无关的命案闲事,总是有些稀奇,也让人起疑。如今人人都能从展昭眉宇间那抹凝重肃然里读出几分煞气,不难揣测他对此上心的缘由。
      因为凶手,必然就在此地。
      就在……唐门弟子与众宾客之内。
      扮作白玉堂的小贼提着兵刃像模像样地踏步上前,将白玉堂那三分吊儿郎当学的淋漓尽致,可唇角又温和谦逊得很。他整个人微微倾斜着,眯着眼大量那个死者,不轻不重地啧了一声,竟是一眼认出了此人:“剑南帮三把手聂波。”
      那横倒在大厅的男人三十余岁,生的面相粗犷,中等身材,和过去几个月来的江湖命案一般,死于一刀穿心。
      尸首实在太干净了,旁的一点打斗挣扎痕迹也无。
      展昭眸光微沉,抬起脸,在安静的呼吸声中,将目光从这空中楼阁里诸位面孔上再一次掠了过去。
      虽说江湖人皆知今日乃是招亲宴,可唐门也不会光请一些毛头小子。今夜在此的不是江湖赫赫有名之辈就是年轻才俊,不是自命不凡就是谨慎之人,俱是各有千秋。
      这些人安静的站在那儿,几乎没有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这是自然的,唐门宴请皆是单独的请柬,没有人能够拉帮结伙、成群结队地来,显示排场的大队仆从自不必说,师兄弟都只有两两三三,极为少见,如展昭与白玉堂这般结伴而来的通常
      【1】
      【6】
  &

第 266 章 第五七回 东道主,琴阁琼娘唐门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