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张伯涛;第三个才轮得上方家的掌剑族老;仅此三人而已!
这三位,哪一个不是妥妥的后天宗师境界,又有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从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驭剑之术。可那年纪轻轻的方兴又是何德何能,出道才多久、又才斗过几次剑——就已然是剑气雷音,迈入『携雷裹风』的驭剑境界了。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然而,这剑光之中的煌煌雷音却又是他亲耳所闻,做不得一点假。刘名知既惊又恐,唯有将方兴当做一个怪物来看。不仅仅是他是这般,就连稍远处赶来的张义潮也是如此。
寒山寺一脉唯方兴马首是瞻这句话并不是什么空话,而是要切切实实落到实践中去的为政纲要。
早在刘忠撒泼堵住方兴去路的时候,张义潮就已经暗自前到跟前,准备出手干预了。却没想到仅是晚了一步,就看到了剑气雷音的惊人一幕,着实让张义潮大吃一惊。他是后天宗师,又在张伯涛麾下修行多时,自然知道『携雷裹风』的分量是如何之重。
没有一份对驭剑之术的惊人悟性,没有历经上百次生死斗剑是绝对无法将驭剑之术提升到『携雷裹风』的境界的。
需知,无与人斗剑的经验,驭剑之术只会是闭门造车,就像是方兴此前的驭剑之术一样——虽然说是将飞剑练得如臂使指,但那也仅仅是凡流而已,连身剑合一的『出神入化』境界都没有达到;而没有死斗时的压力,就难在斗剑之时体会驭剑激斗的心得;又,没有上百次的心得积累,就谈不上总结出驭剑之术的经验得失。
一个人就是从娘胎里开始练剑,恐怕也难在十六岁时将驭剑之术推升到『携雷裹风』境界。“他是怎么做到的?”张义潮也是深深困惑,唯有将此视之为尊神赐予神使的威能。
……
张义潮、刘名知等人惊惧之时,方兴也是焕然大悟,这才晓得这阵雷霆之声原来就是剑气雷音,就是『携雷裹风』。在此之前,他可是啥也不清楚……
其实,早在灵台心境斗剑一百八十二次、尽得『秋水剑法』前四大境界的剑意之后,方兴驭剑所生的剑光之中就已经带着一阵阵的惊雷之音了。
只是那个时候,方兴只是觉得——这阵阵惊雷之音有着莫大的威力,将其误以为是『青冥玄光噬血剑』的威能所致,并没有想到这是驭剑之术有成后的标志。直到这一次斩杀刘忠,才从别人口中得知原来这是传说中的剑气雷音。
……
剑气雷音的威名,方兴在《天下大势坤势图》所载的传闻中也有耳闻。
方家的掌剑族老,当年正是凭借这等驭剑之术,独斗刘家两大族老,杀得对方一死一伤狼狈而逃。此等先人佳作,方兴也是早就心生向往,更是曾视之为榜样。只是没有想到——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昔日自己所憧憬的偶像。
连自己驭剑之术的境界都不知道,只能从旁人的喃喃低语中知晓真相——方兴也算是剑法达到『携雷裹风』境界的炼气士中的头一号神奇人物了。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谁让他是没人指路,只能一个人在灵台心境里默默的练呢。
说实话,驭剑之术达到了别人仰望的境界,方兴也是挺莫名其妙了。之前,将『秋水剑法』练到『百川灌河』的地步,他也只是觉得自己的驭剑之术应该算是不错的了。仅此而已,绝对不没有奢念其他。
驭剑之术能达到到傲视一方的地步,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个也是很奇怪,想来想去只能确定这是灵台心境所带来的好处。
这个判断倒是没有错。虽说驭剑之术达到『携雷裹风』境界很是难得,但是这个难度只是针对先天之下的炼气士而言的。
炼气士一旦摆脱后天桎梏、迈入了先天妙境,就自然而然的得到天地造化启迪,灵台心境开辟一片清灵之地。这个时候,只要是对驭剑之术稍有些兴趣的炼气士,大多可以通过在灵台心境中一遍又一遍驭剑与假想敌作战的方式,将自己的驭剑之术推及到剑气雷音『携雷裹风』的境界。
只不过,有些先天大宗师可用来模拟假想敌的力量也有限,不会像方兴这样——拥有充足的外力,可以不计工本的在灵台心境中模拟出数百头血海妖魔,以供自己斗剑之用。
灵台心境的推演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可靠性,斗剑时不但可以获取足够的心得经验,而且战斗时的念头也格外的通透,不会被外界情绪所干扰。完全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观摩思量,再加上足够的斗剑场次,将驭剑之术推至『携雷裹风』的境界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托灵台心境的福,方兴斗剑一百八十二次,本身的驭剑经验就足以和那些身经百战的后天宗师相媲美了——甚至方兴比他们还要甚之一筹。
若不是因为修为不够,在『望洋兴叹』面前败退下来,恐怕方兴的驭剑之术比现在还要再高一些。
……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携雷裹风剑光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