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甲鱼精不认识旱魃?
      难道系统出bug了?
      常胜又看了一下面板描述的最后一句话。
      【曾亲眼目睹过旱魃真身。】
      常胜反应过来,贾瑜见到过旱魃的真身,不代表她知道旱魃的名字。
      于是他一边回忆着九叔对旱魃外形的描述,一边开口解释道:“身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行走如风,胸腹各有一脐,可吞山泽水汽,所见之地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听到这,贾瑜总算是明白了,“我确实见过仙师所说的旱魃……”
      随着贾瑜娓娓道来,常胜根据其描述内容,脑海中开始构建画面。
      三百年前,任家镇还是一处无名村庄。
      村口正对着这条河。
      村里有几十户人家,世代以耕种,打猎为生。
      某日,村口忽然出现了一个侏儒般的怪物。
      身长不过二三尺,裸露的皮肤在阳光下异常苍白,双眼诡异的长在头顶之上。
      湿润的空气变得干燥。
      惬意的凉风也变得炙热。
      那怪物在村口驻足片刻,一个闪烁就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怪物再次出现在村口。
      那些绿意盎然的菜地和庄稼,像是被无形的烈焰舔舐过,尽数枯黄。
      村民们聚集在村口,拿着镐头、铁叉等农具,奋力驱赶怪物。
      那怪物站在原地,既没有伤害村民,也没有躲闪。
      镐头崩裂,铁叉扭曲,怪物却毫发未伤,苍白的皮肤仿佛是金铁所铸。
      在村民们绝望的目光中,怪物再一次消失了。
      第三天,怪物准时出现。
      大地裂开了口子。
      河流不再流淌,干涸成了泥滩。
      村民们没了办法,纷纷跪在村口,双掌合十,祈求上苍。
      怪物静静地站在村口,胸口和腹部的两个肚脐,忽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吸力。
      炙热的狂风开始呼啸,干裂的土地被黄沙覆盖。
      就在此时,漫天黄沙中,忽然出现了……一只毛驴。
      毛驴上是一位白面书生。
      身穿素雅儒衫,一手持折扇,另一手握着毛笔,正在折扇上作画。
      书生骑着毛驴,专心作画。
      墨迹挥洒间,一幅山水图在笔下成型。
      书生盯着扇面上的山水图,自语道:“氤氲有余,灵动不足。”
      随后,书生抬起头,看到了怪物,欣喜道:“灵动这不就来了嘛,正好能中和一下画中水汽。”
      说罢,书生挥动了一下折扇。
      漫天黄沙尽散,炙热褪去,空气再度湿润起来。
      怪物也消失不见。
      而书生扇面的山水画中,多了一位青衣小童。
      书上地头看了看干裂的土地,又看了看干涸的河流,最后又举目眺望,看向枯黄的农田。
      书生眼含悲悯,仰天高呼道:“十日不雨,民且无禾;一月不雨,民且无川;再月不雨,民且有疴。无禾无川,何以为生?民无罪欤,天无咎欤?”
      话音落,天雷滚滚,须臾间,大雨倾盆而下。
      书生骑着毛驴,消失在雨幕之中。
      村民们目睹了这一切,对书生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他们认为,书生绝非凡人,而是天界的神仙降临人间,拯救苍生。
      于是,村民们为书生立庙,以示纪念。
      由于不知道书生的名字,村民们便为其塑了一尊泥胎,日夜供奉。
      自此之后,原本没有名字的小村庄,变成了思源村。
      饮水思源的那个思源。
      贾瑜的描述,都是自己当年亲眼所见的主观画面,村民们的心理活动,她是并不知晓的。
      这都是常胜根据描述,自行脑补出来的。
      这样,村民们为书生立庙、塑泥胎的行为,就有了合理的动机。
      思源村的由来,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喜欢惊悚:意外吧?爷会地煞七十二术请大家收藏:

第317章 书生与旱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