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楚等人一路急行军。
      走了几个小时以后,终于是靠近范庄车站。
      远远的看到三个炮楼。排成一字型拱卫着范庄车站的西面。
      炮楼的后面,就是铁路线——同蒲铁路。
      铁路线的两侧,都有绵密的铁丝网阻拦。
      铁丝网的两侧,都是平坦的开阔地。附近五百米内没有任何树木。
      这是日寇故意清理干净的。
      为了就是防止有人潜进来。
      这种平坦、开阔、毫无遮蔽物的地形,给八路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每次要穿越铁路线,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炮楼上面有鬼子的岗哨,时刻盯着四周。一旦有动静,立刻开枪射击。
      关键还是炮楼。
      这三座炮楼都是孤独的。里面驻扎的日寇并不多。只有一个小分队。外加十几个伪军。
      那些伪军完全就是给日军打杂的。没什么战斗力。日军也不需要他们有战斗力。如果伪军战斗力太强,反而轮到日寇睡不着觉了。
      但是,这些炮楼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坚固。
      毕竟是靠近铁路线,比较容易运输建筑材料。有部分钢筋和水泥。
      最不济,也有大量的石头或者青砖。
      墙壁的厚度也是相当惊人的。厚度最薄的也在一米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五尺。
      迫击炮什么的,打上去就是一个印。
      炮楼外面都是光溜溜的。没什么着力的地方。炸药包也不好使。
      当然,这是在没有直射炮的情况下。
      二营有直射炮吗?
      有!
      两门步兵炮。四门意大利炮。
      不过,这四门意大利炮还没有运输上来。被李云龙暂时“借用”了。
      “叭勾!”
      “叭勾!”
      日寇开枪射击。
      却是哨兵发现了张楚他们。
      距离超过五百米。没有打中。但是所有日寇都被惊动了。
      “哒哒哒……”
      “哒哒哒……”
      日寇的重机枪开始射击。
      每个炮楼都配备有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居高临下射击,射程非常远。
      如果是八路军发起强攻的话,伤亡将会非常惨重。
      所以,每次穿越铁路线的时候,都必须选择夜间。尽可能的降低日寇机枪造成的伤害。
      沈泉半蹲下来,朝后面招招手。
      战士们立刻将两门步兵炮搬上来。然后组装好。
      “轰!”
      “轰!”
      片刻之后,步兵炮开始发射。
      炮弹打中了炮楼。炸出一个缺口。但是没有打穿。
      事实上,缺口很浅。深度不到一个拳头。
      炮楼的墙壁很厚。有足足一米。步兵炮的破甲能力不足。侵彻力有限。无法一击致命。
      “轰!”
      “轰!”
      继续炮击。
      炮弹连续打在炮楼的外面。
      成功的将炮楼墙壁一层一层的扒下来。但是依然没有打穿。
      没办法,墙壁实在是太厚了。而且有水泥。
      “八嘎!”
      “土八路有步兵炮!”
      但是周围的日寇已经大吃一惊。
      这是直射炮啊!土八路居然有直射炮。还是两门那么多。
      急忙报告上级。
      范庄车站原来只驻扎一个日寇小队而已。现在加强了,驻扎了一个日寇中队。隶属铁路守备队管辖。
      日寇沿着铁路线增援非常容易。某个点不需要驻扎太多兵力。
      “纳尼?土八路试图穿越封锁线?”
      “八嘎!机动部队立刻出动!”
      守备队长当即下令。
      他判断是有部分土八路试图穿越封锁线。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能里面有重要人物。所以有步兵炮掩护。
      于是按照正常操作,命令附近的守备队迅速增援范庄车站。同时出动装甲列车。
      日寇守备队长相信,只要装甲列车到了,土八路就会溃散。
      自以为稳操胜券的守备队,并没有通知其他的日军。包括从太原北上的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轰……”
      “轰……”
      步兵炮继续轰击。
      那座炮楼连续挨了十几发炮弹,居然没有倒。
      的确是被打穿了一个大窟窿。里面的日寇应该也是被炸死炸伤,已经没有反应。可是,炮楼始终没有倒……
      “不给力啊!”
      张楚皱皱眉头。
      感觉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侮辱。
      居然连一座炮楼都对付不了?
      如果意大利炮在这里就好了。
      想要快速的结束战斗,还是要依靠意大利炮。
      问题是,意大利炮都留在平安县了。现在回去搬运也来不及了。
      怎么办?
      忽然感应到危险,急忙低头。
      “啾啾啾……”
      “啾啾啾……”
      日寇的重机枪子弹从头顶上掠

118,添油战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