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个家伙发毛了,也杀了对方不少人,青帮和军统也很受伤。
      因为这件事,他背后的组织也很慎重。担心插手其中,会惹祸上身。
      但是,如果是海上游击队的话,倒是无妨。
      “交给你了!”
      “好!”
      段海平终于答应了。
      不答应也不行。反正不答应也得干活。除非是他什么都不管。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不管?
      必须尽可能的壮大抗日力量啊!否则怎么打败日寇侵略者?
      “长官!”
      “有紧急情况!”
      姚子清忽然紧急来报。
      张楚点点头。
      “二十军发来电报,说他们撤退了。”
      “知道了。”
      张楚微微有些失落。
      就不能继续支撑一天吗?多一天,收益又翻番啊!
      一天的收益,就是几千万啊!
      唉……
      二十军……
      杨三木……
      就知道他是肯定不会死战的。
      这个家伙外号“滑不留手”。
      战区长官部的命令,是坚守三天。但是川军已经坚守了六天。
      这个战绩非常可以了。
      须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十万日寇啊!
      一万五千川军,面对十万日寇,足足坚持了六天,已经是令人刮目相看。
      现在,估计是日寇发狠,开始不计伤亡的发起连续勐攻。川军也开始损失比较大。杨三木不可能在完成任务以后还和日寇硬拼,于是撤了。
      正好,他张楚不在。杨三木直接下令撤退。
      六天……
      后方有了六天的时间,也撤退的差不多了。
      需要建立的二线防线,应该也建立起来了。
      如果没有……
      就是国军无能!
      “部队伤亡大不大?”
      “饶国桦师长受伤了,145师还有三千人左右师也伤亡了三千多人。”
      “滇军第九旅呢?”
      “他们伤亡一千多人。现在负责断后,掩护其他部队撤退。”
      “知道了。”
      张楚内心逐渐坦然。
      这个部队伤亡,确实很大了。都伤亡一大半了。
      就中日双方目前的军实力来说,相差的确太多。
      日寇的军事动员能力虽然不如其他工业强国。但是随着动员的逐步深入,军队会不断增强。
      不是单纯的人数增加,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加。会越来越强。
      相对来说,中国的动员能力就很弱了。
      所谓的动员,不是将人召集起来就行。必须有武器,有装备,有弹药。
      我们是有人。
      但是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弹药!
      甚至连最基本的军装、军鞋都不够。
      你就算是召集到一万名的青壮年,如果每人只给一把刀,那有什么用?
      别人日寇增加的部队,都是有齐全的武器的。
      每个增加的师团,都有足够的火炮、机枪、步枪。飞机、坦克、大炮、军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
      未来一年多,依然是至暗时刻。
      日寇依然会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击溃国军的防御,一直深入到中国腹地。
      这是客观事实。
      他一个人不可能改变整个战况。
      因为他没有重武器。
      没有飞机,没有重炮,没有坦克,没有军舰……
      拿什么阻挡?
      “你们也准备跟我走吧!”
      “去哪里?”
      “日寇对我们采取的是看守战略,是盯着我们,不让我们出去。在这边,大的战斗肯定是没有了。你们先撤退到金陵,回归原来的建制。”
      “是!”
      姚子清立刻去安排。
      确实,日寇改变了策略,他们没机会发挥了。
      日寇在外面开始修建野战工事。如果他们从这里出去,肯定会遭受到日寇的坚决阻击。
      战斗已经是没有意义的消耗战。
      张楚不希望将宝贵的兵力消耗在这里。已经对整个战局没有丝毫影响。
      随着日寇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一个小小的租界,弹丸之地,基本上可以被忽略。除了租界之外的其他地方,都会日寇全部占领。
      当然,留守兵团也是有用的。
      “告辞!”
      “后会有期!”
      很快,姚子清就带着宝山营撤走。
      他们一直都和上级有联系。
      撤出闸北以后,就会迅速归建。但是只能带走轻武器。
      撤退是需要动作迅速的。最多携带迫击炮。想要带走75毫米野战炮,那是不可能的。多余的弹药也不能带走。
      送走姚子清,张楚叫来传令兵。
      将所有连级军官都召集起来,征询大家的意见。
      想要留下的,可以留下。
      想要离开的,可以离开。
      留下的,继续在租界,和日寇对抗,同时也是威慑租界其他势力。
      说白了,就是闸北这块区域,以后都是属于十九路军的。是属于中国人的。段海平他们,可以继续在这里和别人做生意。
      想要离开的,则是跟着张楚,准备到金陵附近继续战斗。继续阻挡日寇向金陵进军。战斗可能很激烈。肯定比租界激烈。
      在租界这里,日寇不敢使用重武器,所以,攻击力不强。
      但是,到来外面,日寇的各种飞机、坦克、重炮,都会铺天盖地的杀过来,危险可想而知。
      留下来,安逸、安全、安心。
      走出去,鏖战、苦战、血战。
      “我准备今天深夜离开!”
      “愿意跟我走的,凌晨一点到操场集合。”
      “我们静悄悄的走!”
      “留下来的,由陆大有负责指挥。”
      张楚简单宣布。
      然后各自思量。
      随即,张楚来找老谭。刚好,老谭在。
      说明情况。
      “你要将部队指挥权移交给我们?”
      “对!”
      “你们那些高级军官呢?”
      “没有高级军官。都是尉级。少校以上就张淼风一个。我会带走。”
      “你这么相信我们?”
      “我说了,你们红色会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的。”
      “啊……”
      老谭陷入了沉默。
      如果这个张楚不是疯子,就是有某种偏执心理。
      现在是西元1937年啊!
      你预测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
      “好了。我走了!”
      张楚也没有解释。
      到了晚上。还没有十二点。操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张淼风、鲁宾汉、张虎刀……
      大部分的军官都来了。很多还带着士兵。
      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想要离开的。毕竟,他们的家都不在淞沪。
      虽然,这里相对安全。可是,在这里也是牵肠挂肚的。
      最终,经过统计,愿意走的,有八百多人。愿意留下的,有一千二百人。愿意留下的人也不少。毕竟这里相对安全。
      陆大有会对他们进行整编,然后继续使用十九路军的名义。
      但是,客观的来说,它只能采取守势。已经没有力量进攻。
      怎么说呢?
      以后就是租界几大势力“之一”!
      最大的作用,就是霸占租界一块地盘。允许中国人自由往来。威慑租界管理当局,同时拖住日寇一个联队。
      “离开淞沪以后。你们有两个选择。”
      “可以暂时跟着我。也可以回去原来的部队。”
      张楚继续安排。
      外面的世界,红色已经有八路军和新四军。
      新四军的前锋,也已经是和日寇接火。自己就没有必要另起炉灶了。
      至于帮八路军和新四军招兵买马……
      呵呵,想多了。
      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号召力,根本不缺人!只缺武器弹药!
      “出发!”
      挥挥手。带着队伍深夜离开淞沪。
      很快撤退到新四军的防线。和邺飞、姚勇、赵必成他们汇合。
      这边暂时没有战斗。
      不过,他们已经得知日寇从南面杀过来的消息。担心自己会被日寇包围。
      “有胡九一的消息吗?”
      “没有。”
      “他……咦?胡九一!”
      赵必成忽然惊讶的叫起来。
      却是南面急匆匆的赶来一群人。前面的人穿着新四军的军装。赫然就是胡九一。
      他身后带着好几百人。浩浩荡荡的。都是便服。但是都背着枪。什么样的枪都有。
      张楚:……
      这个家伙。
      动员能力很强啊!
      之前才有十几个人,现在都发展五百以上了。
      原来就是个排长。现在已经是加强营的营长!
      才几天的时间!
      而且动员的还不是其他部队的溃兵!都是青壮年!
      为什么喜欢青壮年?
      因为没有溃兵的底子,一张白纸,容易打造。
      “南面的情况怎么样?”
      “很糟糕。”
      “什么?”
      “鬼子排山倒海的发起攻击,太凶勐了。”
      “鬼子有多少人?”
      “不清楚,至少有好几万。”
      “这么多……”
      众人都是再次惴惴不安起来。
      虽然说,他们都是非常勇敢的战士。可是,继续坚守防线,已经没有意义。
      然而,和八路军一样。新四军的团级单位,也是没有电台的。换言之,就是无法和上级联系。
      “嗒嗒嗒……”
      “嗒嗒嗒……”
      蓦然间,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众人眼神一亮。
      赫然是一个新四军的骑兵通讯员。
      “谁是邺飞?”
      “我是。”
      “前指命令,立刻向湖州、广德、郎溪方向转移。”
      “前指?”
      “就是向书记。向书记已经到宣城了。”
      “哦……”
      邺飞等人都是似懂非懂。
      张楚倒是隐约猜到了一些。这个向书记。是红色方面的老资格。
      然而,他和那位叶军长之间,关系并不好。虽然向书记只是挂着副军长的名头。但是实际上,权力比军长大。结果最后导致一些严重事件。
      ……扯远了。
      既然要撤。那就赶紧撤吧!
      不过……
      断后是必须的。
      日寇已经是铺天盖地的追上来。
      没有人断后,其他人肯定走不了。
      所以……
      张楚:“我断后吧!”

635,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