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钱!”
      “什么?”
      “现大洋!”
      杜东健重复强调。
      特别强调是现大洋。不能是空头支票。
      张楚:……
      心头一松。还以为是什么条件!
      原来是要大洋啊!
      行!
      给大洋!
      “需要多少?”
      “每人至少三百大洋作为定金。”
      “三百?”
      “不能再少了。没有三百大洋,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可以。”
      张楚点点头。
      原来每个人只要三百大洋啊!
      没问题!
      他现在好像不是很缺大洋……
      一次战斗胜利,就获得50万大洋的奖励。感觉这个数量似乎有点多。
      “等等!”
      张楚忽然想起一件事。
      杜东健脸色暗然。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孟浪了。
      三百大洋,那么多,张楚怎么可能答应?
      一个人就是三百大洋,十个人就是三千!
      对于此时此刻的八路军来说,可能根本拿不出这么一笔钱。
      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自己一味强调大洋,可能导致张楚误会。
      误会什么?
      误会那些人眼里只有钱。根本就没有精忠报国的决定和勇气。
      现在给你三百大洋,你是替中国人作战。
      万一以后,日寇给你五百大洋,你是不是就会投降日寇呢?
      不得不防……
      “你说。”
      杜东健决定谨慎从事。
      国家危难在即,自己一味强调钱财,确实不妥。
      “你们刚才击落了多少敌机?”
      “好像有十多架?”
      “你们自己有统计战果吗?谁击落多少架?”
      “这个……”
      杜东健和众人面面相觑。
      好像没有详细统计。当时战况激烈,也没办法统计。
      一脑子空白,只想着和日寇战机厮杀。谁会统计啊?
      哪怕是现在,也没办法仔细回想。
      都是模湖的片段。
      对于他们来说,战绩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打败了日寇,战绩活下来了。赢得了一次彻彻底底的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
      只要能够赢得胜利,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总共击落了十二架。”
      “那奖励怎么分配?”
      “平均分吧!”
      说话的马明宇。
      其实不声不响击落最多日寇飞机的就是他。好像是四架还是五架。
      “你们赞成平均分配吗?”
      “平均分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同意。
      于是张楚拿出1200个大洋,装了满满的一袋,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之前说好的,击落一架日寇飞机,奖励100大洋。
      现在战斗结束,当然是要兑现承诺。
      别人可以不要。但是,你不能不给。
      精神奖励当然需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能缺。未来的战斗,会更辛苦。
      “抚恤金另外有安排。”
      “不会扣取任何奖励。”
      ….张楚直言不讳。
      所以,如果你们有人受伤,或者有人牺牲,你们也不用从奖励里面拿出大洋来救济。
      当然,如果你们一定要这么做。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我们要算上雷鸟和雷震子。”
      “你们自己商量决定。”
      张楚不干预细节。
      其实,必要的时候,他肯定会让雷鸟和雷震子上天的。
      刚才是没有P38战斗机了。如果有,绝对会让两人上天帮忙。估计罗主任也不会拒绝。战斗激烈,生死关头,还顾得了那么多?
      刚好,也是让雷鸟和雷震子证明自己。
      如果他们真的是抗日英雄,罗主任肯定会想办法保护。
      奖励完毕,就是经验总结。
      张楚就不需要参与了。
      都是专业的人,讨论专业的事。
      但是又被杜东健拉住。
      “参谋长,如果飞机坏了,怎么维修?”
      “我想办法。”
      张楚只能这样回答。
      好像没有配件的。打坏了就是打坏了。
      想要维修的话,必须有相应的零部件。
      然而,没有。
      系统的奖励,都是一架完整的飞机。没有零配件的。
      除非是将被打坏的飞机拆零件出来。拆东墙补西墙。
      只能暂时放一边。等一会再说。
      反正现在是有十架P38战斗机了。如果以后还有奖励的话,数量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现在的重点不是飞机。
      是人。
      是飞行员。
      “大洋我已经准备好,怎么去找人?”
      “登报。”
      “什么?”
      “登报,公开招募飞行员。”
      “他们会看报吗?”
      “会!”
      杜东健肯定的回答。
      毕竟是曾经的国府空军飞行员,就算是回家,也不可能完全不关心战局。
      他们肯定会看报纸的。哪怕是已经过期的报纸。
    &n

686,招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