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是摆脱敌人、转移或撤退,完成特殊任务的一种分身之法。运用此计,关键在于“脱”,务使内容虽变而形式尚存,已走而似未动,才能稳住敌人,抽身他去。香港富商李嘉诚在与怡和洋行较量的商战中,就成功地运用了此一计策。
李嘉诚是香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地产商,他几乎把整个香港的每一块土地、房屋都思量过了,几乎把每个上市公司的股市行情都分析透了,加上李特有的挖“墙角”绝技相配合,他能获得许多公司的绝密情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获得一项绝密情报——英国在香港最大的洋行英资怡和洋行,虽然是九龙仓有限股份公司的大东家,但实际上占的股份还不到20%,简直少得不成比例,这说明怡和在九龙仓的基础薄弱。尖沙咀早已成为繁华商业区,其旁边的九龙仓实际地价已寸土千金,而股票价格却多年未动,股票面值低得不成样子。这些都是争夺九龙仓的有利条件。如果大量购入九龙仓股票,即使脱票,也可与怡和公开竞购。持股的百姓,在相同的出价下,当然更愿意卖给中国人。因此,早日购足50%的股票,取代怡和成为大东家,这样就有权运用九龙仓的土地发展房地产,堪称一本万利。
李嘉诚得到这一信息,当即决定分散吸进九龙仓股票。从1977年起,他悄悄地分散户名,吸进18%的股份。
由于李大量吸进股票,使每股由10港元飞速上涨到了30余元,引起怡和洋行的警觉。李
以退为进李嘉诚“金蝉脱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