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贾与大兴岭南部[2/2页]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一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曹有德淡淡一笑。
      “诸位的担忧并非没有理由,只不过,这些资金并不一定要全部凑齐。
      建设一条铁路,需要很长的时间。
      纸张,不过蒸汽机的发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要三年时间。”
      李肃开口说道。
      “你说,等这条铁路修好了,我们怎么赚钱?”
      曹有德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运输货物,乘坐人员,就不用多说了。
      另外一项收益,则是因为沿途计划修建的车站,相距三十公里,我们可以先把车站周围的地皮都买下来。
      用来建造库房、酒楼、店铺、商业区,是我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李肃慢条斯理的说着。
      “在车站附近建立商圈?太好了!
      到了那个时候,车站周围的地皮就会变得非常值钱,人流也会变得非常密集。
      那岂不是等于把每一个车站,都变成了一个山岭城市的缩影?”
      柳邻毕竟是做生意的,他的生意做得很好,所以他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一点。
      所有人都被李肃的话给吓了一跳,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简直就是抢劫啊!每天都能赚大钱!”
      曹有德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是自然,打劫哪有我们这么来的容易!”
      戚勇打趣道。
      “要!必须修一条铁轨!陛下有什么吩咐,我们就做什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我也不想让岭南府承担所有的费用。
      首先,这么一大笔银子,他很难凑齐。
      其次,这条铁轨,绵延数千公里,牵扯到的区域和力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如果对方想要故意毁掉这条线路,甚至阻碍它的正常运转,我们也保不住它。”
      “是的,如果火车被毁了,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曹有德道。
      “因此我准备将你和朝堂一起拉拢过来,这样一来,无论是哪位想要毁掉这条铁轨,都将成为朝堂的敌人,也将成为你的敌人。”
      李肃的声音响起。
      “王爷的办法很好,但是这么多的银子,我不认为朝廷和皇帝能够负担的起。”
      有人问道。
      “修建这条铁轨,要有土地,要有矿石,要有人手,要有守卫,要有守卫,到了那个时间,我们可以从这条铁轨上扣除一些银子。”
      李肃早已经想好了对策,既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又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京城之中,衙门之中。
      “所有的夏税都交完了吧?”
      郑坤对着身前的姜四文行了一礼。
      “除岭南外,各州夏税已全部缴纳,总计五百三十万两银子。”
      姜思文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是吗?那岭南府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派人过来?”
      郑坤坐得笔挺,一只手轻轻地在桌子上点了点。
      “启禀主上,可能是安王没把岭南的赋税交给他们。”
      姜思文毫不留情地指责起李肃来。
      自姜思文上朝请讨岭南府收税以来,官家就派了一位税务官名为王瀚曰到岭南府收税。
      这税务官各州各郡都有,其作用就是监管各地的税款,避免各地的人逃税。
      每次有税收要上缴给国家,都会有他们来处理。
      当地的赋税,只要跟他们的帐本相符,他们就会把赋税送到京去。
      “可能是距离太远了,过几日再说。”
      对于这个李肃,郑坤还是很有好感的,之前官府收钱,李肃不但没有跟他计较,反而还多交了一些,这一千万两白银,的确是解决了官府的燃眉之急。
      他并不认为李肃会因为夏税而有任何动作,或许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耽误了时间。
      “三天之前,苍南郡就派人从岭南那边运了一批。”
      这时,一旁的姜思文突然说道。
      “先看看情况,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就让人催一催。”
      郑坤摆了摆手,不再多说。
      “主上!主上!夏税运到岭南了!”
      一个焦躁的声音响起。
      一位小官慌慌张张的走了过来。
      “毛毛,暴躁,暴躁!”岭南那边要征收夏税,叫人统计一下就好,何必这么着急呢!”
      姜思文转过身来,呵斥一声,他才刚刚治好了灵灵的病,就被一个小官如此羞辱,顿时怒火中烧。
      “不,老爷,那岭南那边,夏税实在是有些重啊,光是这一次就有六十多辆马车呢!”
      那个小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啊!赶紧领我过去瞧瞧!”
      郑坤霍然起身,大踏脚一踏,就从公文后面,来到那小官跟前。
      其实在这之前,岭南州的税务官员,就已经拿到了一张纸条。
      王瀚曰领着一群人,将那些金币送进了京,在路上,他才发现,自己若是将这些金币交给那些金币,就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战利品了。
      故此在回京之前,就将这张纸条,用来换取一些白银。
      甚至每一个税务官员在缴纳赋税的时候,都会将赋税的钱全部都拿出来。
      很少有人会带着钱进京来。
      首先,如果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的钱去兑换,会耽误很多的事情,会让上官大人不满。
      二来,人家都在拖着银子纳税,就你一个人留着一张纸,这不是没啥贡献吗?
      六十多辆马车上的银锭,给人的感觉,远超那些银票。
      “这一次,我应该可以晋升了。”王瀚曰心中暗暗想到。
      郑坤赶到了城主府,见到这一大群人,连忙迎了上来。
      从马车里的一个箱子里,他从里面拿出了一堆亮晶晶的白银。
      每一辆马车的价值都在七百两左右,而眼前的马车,却是整整六十辆马车,加起来,就是四十万两!
      一念及这,郑坤的眼中,就露出了抹兴奋之色。
      藩王们的封地,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税收,其他的都可以自己用。
      事实上,每一位诸侯国,朝廷能够收取的税收并不多。
      以江南为例,苏州城为封地的赵王,乃是货真价实的一等郡县,赋税三成,此次只交了十几万两的“夏季赋税”。
      要知道,这可是诸位诸侯中缴纳最多的一位。
      郑坤原本以为,安王这一次的赋税,最多能有十五万两银子,最多能有十五万两银子,最多也就是十五万两银子,因为岭南只是一个中型府邸。
      郑坤万万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实在是太多了。
      “这位先生,属下已经完成了您的吩咐,这一次从岭南运来的夏赋五十三万两,还望先生过目。”
      王瀚曰来到了郑坤的面前,对着他深深一礼。
      “啊!你给我说清楚!有几个?“
      郑坤抓着王瀚曰的手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五百三十万两银子!”
      郑坤这一手,让王瀚曰大吃一惊。
      “好大的手笔!”
      郑坤听完,大吃一惊。
      “怎么会这么多?详细说一遍。”
      郑坤捏了捏王瀚曰的手臂,一本正经地说道。
      也难怪郑坤,会被吓到,因为这个数字,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
      哪怕是一座属于皇亲国戚的王公贵族,每年缴纳的税收也只有二十五万两而已。
      光是岭南的夏税,就有五十三万两银子,而且还是百分之三十的税收。
      “先生,那岭南郡郡守现在已经和京师等地有了很好的交易,最近一段时间,光是税收就有一百七十六万两。”
      王瀚曰开口说道。
      “一千七百六十万!相当于五个一等府邸的赋税!”
      郑坤眼中露出了抹震惊之色。
      王瀚曰接着道:“阁下,这条行省的航线现在还只开通了大半个月,预计到了半个月后,就会有更多的航线开通。”
      :。手机版网址:

第23章 贾与大兴岭南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