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六章曹正淳:奴才永远都是奴才[1/2页]

垂帘听政?开局就杀太后! 你喜欢吃橘子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堂之上,
      大殿之中,
      身穿龙袍的年轻男子正坐在高位之上,静静地翻看着户部尚书刚刚递上来的折子,看到最后一页眉头略微有些舒缓,
      便是早些时候听说骆粥干出的那些事,带来的阴霾也是驱散许多。
      “这般看来,近来筹措的粮食和军饷的成效还是极为不错的,你这户部尚书倒是当的不错……”
      “当赏!”
      朱明最后看了一眼折子上的数目这才安心的合拢,毕竟于目前的大离朝廷来说北伐才是头等大事。
      “老臣,先行谢过陛下!”
      “不过,却是不敢冒领这泼天之功!”
      户部尚书走出行列先行谢恩道,随后又指着身后不远处一人开口道:
      “筹措米粮和军饷一事,还是靠着谢侍郎这段日子的奔波操劳,这才让州郡各家纷纷慷慨解囊,出钱出粮,这才得以在短时间之内凑出大军过半所需。”
      “嗯。”
      “也是有劳谢侍郎了。”
      朱明闻声目光看向那左侧行列中的谢文学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自己自然也很清楚他和那工部尚书谢文渊的关系,本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可为何他兄长犯下如此大罪,也从来没有提过要诛连此人,原因也很简单,自入朝为官开始,他便从来没有和谢文渊接触过,便是佳节也是闭门谢客,在朝堂之上更是渭泾分明,断然没有参与的可能。
      其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的身份,为官之人大多都是出自世家门阀,这点早就心照不宣,自己同样需要靠着他们的身份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这次的北伐之事。
      若是没有各个世家大族带头掏银子,那些豪强乡绅又怎么舍得,豪强乡绅不舍的,底层的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最后免不得还得强行加重赋税,徭役,此举,劳民伤财,薄心,动摇国之根本。
      朝廷近来本就不甚安稳,
      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也不想如此。
      “臣,惶恐!”
      “断然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誉。”
      谢文学闻声走出行列跪倒在地道。
      “嗯,你且尽心尽力便是。”
      “此事落成之后。”
      “朕,定有重赏!”
      朱明挥袖道。
      “可还有本奏?”
      朱明望着群臣沉声问道,北伐进程之事处理完成之后,骆粥昨日所做的那件事自然而然的在心头缭绕。
      事情不大,
      可奇怪的是没有一人提起。
      “臣无本奏!”
      “臣无本奏!”
      朱明目光所过之处,
      各部各院无一不是如此应答。
      朱明闻声神色莫名的冷了下来,昨夜之事在上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便是皇宫也能看到那城中各处燃起的大火,他们断然不可能不知晓。
      “诸公,是不是漏了些什么?”
      龙椅上的男子见状冷着脸问道。
      话音落下,
      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陛下,据老臣所知,想来是没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姜子明,本就是负责纠察官员风纪,闻声后自然而然的走出行列,却是佯装出沉思的样子,追忆了许久之后,这才郑重其事的回应道。
      “哦,是吗?”
      朱明心里莫名有些恼火,
      要知道前些日子永乐街一事朝堂上可谓是炸开了锅,可昨日之事确是无一人提起,要知道,这还是那人不在当场的情况下。
      “罢了……”
      朱明眉头紧皱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那太监见状也是扯着嗓子道,
      可话音落下,
      满朝文武依旧没有一人再度出声,
      骆粥昨夜所做之事皆是只字不提,
      左侧前列的李知节余光撇了那姜姓御史一眼,顿时了然,他们这是在给那姓骆的小子,暗地里下绊子,也是给陛下心中找不快,引起隔阂。
      那太监念完后,
      朱明又绷了许久,可哪里有这帮老臣,皮厚腹黑,整整半个时辰俱是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
      “罢了,退朝吧!”
      朱明最终还是不耐烦的起身离去,只是临走时看了缩在人群中的李知节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御书房中,
      “李公,今日之事您如何看之?”
      朱明背对着李知节询问出声道。
      “依,老臣看来,北伐一事无忧。”
      李知节沉吟道。
      “李公,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朱明转身目光直视着后者道。
      望着那苍老的面容,朱明心底隐隐有些失望,为什么自己始终不愿意放弃锦衣卫这把快刀,而

第五十六章曹正淳:奴才永远都是奴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