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观其眸子3[2/2页]

大唐潜龙 粉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语”而遭贬黜,左迁同州刺史。
      李世民心目中宰相班底的排序,王?原在李药师之后、温彦博之前。
      他这次遭到贬黜,不久之后虽然回到中枢,却已脱出班底排序之列,没有能够再登宰相之位。
      所遗侍中之职,则由秘书监魏征升任,让他正式成为三省首长之一。
      过去半年之间,工部已在九成宫周边多造官舍,不少贵官也在左近添置产业。
      如同年前那般,甚至中枢阁员也难觅宿处的窘迫状况,便没有再度发生。
      古代婚仪讲究“三书六礼”。
      远在周代,《仪礼.士昏礼》以及《礼记.昏义》中,已有“六礼”的记载,依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流程。
      “三书”则是在进行“六礼”的流程中,所使用的三种文书,包括聘书、礼书、迎书。
      纳采是提亲问肯之礼。
      五年之前,在平康府邸新居安宅之宴上,李德謇与杜徽音的婚事,已得双方家长首肯。
      杜如晦原是蔡国公,去世之后徙封莱国公,由其长子,也就是杜徽音的长兄杜构袭爵。
      此时李药师依礼,着人将所备的采礼送往莱国公府。
      周代采礼仅用鸿雁为贽,然根据杜佑《通典》记载,盛唐采礼已多达三十种。
      初唐风气质朴,李药师、杜如晦又都崇尚简约,因此采礼不贵奢糜,而以雍容为尚。
      问名是押庚换帖之礼;纳吉是卜吉小聘之礼;纳征是订亲大聘之礼;请期则是择定吉期之礼。
      这四道流程在两家之间进行虽然顺利,却也颇费时日。
      待得一切就序,已入仲秋。
      于是他们选订的吉期,便在李药师随皇帝返回京师之后。
      过去几个月间,先是将作大匠窦?去世。
      首席少匠姜行本升任大匠,次席少匠阎立德成为首席,李世民同时则将李德謇擢升为将作监的次席少匠。
      李药师心知这是皇帝恩赏,让李德謇可依四品之礼举办婚仪,于是代李德謇辞让,推说他过于年轻。
      李世民笑道:“当年宇文恺规画营建大兴城之时,也不过二十余岁。德謇怎会过于年轻?”
      除此之外,皇帝更让李德奖进入殿中省尚药局。
      李德奖身为国公之子,依律以六品职事入仕,成为侍御医。
      公事之余,这段期间李德謇已将三原祖宅的规画与整建,完成阶段性的经营。
      陆泽生得知李德謇即将成亲,自然率领陆氏子弟来到长安,除观礼贺喜之外,也指导并协助李氏祖宅的兴修。
      古代婚嫁之礼,皆于黄昏时分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昏礼”。
      吉期之前二日,双方府内便已铺排陈设,高挂喜幛。
      及至正日,更是张灯结彩,奏乐焚香,人人身着吉服,处处笑语欢声。
      待得午后日昃,李药师为李德謇设酒。
      李德謇敬受之后,便率迎亲车队,在扈从陪侍之下,由代国公府前往莱国公府。
      两府都在平康坊,李府位于东南隅,杜府则位于南门之西,其间仅隔一座菩提寺。
      双方距离虽近,婚仪仍敬慎依礼。
      这日莱国公府正门大开,李德謇到来之时,杜构已设酒于庭。
      双方揖让而升,相互礼敬之后,杜徽音便以团扇遮面,由西阶步下,在姆师以及随嫁使女陪侍之下,登上新妇的车驾。
      李德謇亲自执绥,引领徽音登车,随后另乘新婿的车驾率先回府,在门楼之前等候。
      代国公府同样正门大开,待新妇车驾抵达,李德謇便将她揖迎入门。
      :。手机版网址:

观其眸子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