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问题就是补给。
      河套平原地理位置偏远,粮草等后勤补给,转运千里,消耗巨大。
      即使大明再有钱,也承受不起。
      以前倒是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可以就地解决啊!
      河套属于可耕可牧的游耕地区。
      中原人去了可以种地,草原异族可以去放牧。
      因此无论是中原人还是草原民族,在河套都不会有生活不适应的问题。
      大明驻军可以利用当地丰沃的土壤,开荒屯田种植,这就地取材解决大军的补给问题。
      可现在却是大不相同了。
      大明立国之初,驱逐北元以后,在河套地区设置了东胜卫。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气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寒冷。
      到如今,河套地区的气候变得更为寒冷,已经不太适合耕种。
      云逍摇头一笑:“小冰河!”
      洪承畴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原因。”
      由于战争的需要,蒙古人急需要大量战马,于是多年来在河套地区大肆放牧。
      这就导致河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极其严重,无法大面积进行屯田农耕。
      这便导致即使收复河套,却因补给问题,大军无法驻扎,打的下来,却守不住。
      对于洪承畴的结论,云逍不置可否,接着问道:“还有呢?”
      洪承畴心中一阵诧异。
      莫非云真人有什么仙法,大手一挥,就让河套适宜耕种了?
      这也太荒谬了!
      “河套虽然不适合屯田耕种,却依然能够放牧,因此被很多蒙古部落觊觎。此时虽然消灭了林丹汗,漠北蒙古部落却会伺机而动。”
      “云真人应当知道,游牧民族迁徙不定,并且草原帝国崛起的速度极快,大明即使国力强盛,也难以有长期的、持续的力量去对付他们。”
      云逍点点头。
      洪承畴的分析,一点都没错。
      纵观历史,就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中原的统一,需要十多年乃至于上百年。
      但是草原异族的统一,基本在二十年内就能够实现。
      突厥统一了漠北,仅用了五年,然后用了六年时间征服了西域,甚至出兵黑海以北。
      铁木真统一整个漠北,也才是十六年。
      中原王朝打垮了一个草原政权,很快另外一个草原政权又迅速崛起。
      以中原王朝的财力、人力、物力,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拖都被拖垮了。
      朱棣为了彻底击垮蒙古,先后六次大规模北伐,其中五次亲征。
      结果不仅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还把国库耗光了。
      这是因为,游牧民族迁徙不定,移动、迁徙的速度十分惊人。
      有的部落原本生活在大兴安岭,可不久就迁徙到了伏尔加河下游。
      一旦一个部落崛起,这个部落就能够迅速征服临近的部落。
      然后四面扩张,很快就兼并了漠北的所有部落,实现统一。
      游牧帝国的崛起,其实就是滚雪球。
      战争,会给征服者带来财富、奴隶。
      随着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游牧帝国的各部也不断享受其扩张的成果,因而他们也非常乐意加入其中。
      当然了。
      草原帝国的兴起,如秋风卷落叶。
      一旦衰落起来,也是丁初七在热气球上拉肚子——一泻千里。

第936章 河套白打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