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卷 汨水东来 第三十一章 县寺[2/2页]

汉末区星 氧化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卒拱手致意后,区星跟在县吏身后走了出去。
      “不敢,区田曹慢走。”李方与亭卒一齐揖礼相送。
      “我观足下,甚是面熟。”出得塾舍门,区星探身问道,“敢问尊姓大名?”
      “区田曹竟还记得在下吗?”县吏回头,略觉惊喜,“在下寇寿,草字伯禧,现忝为功曹佐吏。田曹入寇氏私学时,寿刚好完业。”
      “原来是师兄当面,星有礼了。”
      说话间,二人穿过县寺正门,迎面是一道充当屏风用的土墙,时人称之为罘?。
      绕过罘?,就进入庭中。庭中最重要、最显赫的建筑物就是县衙正堂,为县令董义视事之所。
      正堂是一处没有分间的大堂,以帷从中央隔开。区星放眼望去,只见正堂的墙壁上绘有数任县长的肖像画,画像旁还书有文字注解。
      其中并没有前任县令的肖像。
      “注其清浊进退,所谓不隐过,不虚誉,甚得述事之实,后人是瞻,足以劝惧,虽《春秋》采毫毛之善,罚纤厘之恶,不避王公,无以过此,尤著明也。”
      由于大汉的吏治日趋腐败,贪污犯县令长们唯恐自己的所作所为被后世鞭尸,越发的抵制抗拒画像一事。
      到阳嘉年间(元年:132年三月末年:135年。是汉顺帝刘保的第二个年号),画前任县令长肖像于正堂墙壁事,在帝国全境基本绝迹。
      正堂两侧,是县令佐吏办公的厢房。县令隔三五日在正堂视事,日常小事,可由县吏便坐处理。
      绕过正堂,其后是诸曹理事之所。居中所在,便是功曹。
      区星跟在寇寿身后走进功曹,来到治事室外。
      “田曹请,主吏已在等候。”寇寿行礼告辞。
      “有劳师兄。”
      区星躬身回礼。目送寇寿离开后,他脱去鞋履,步入治事室中。
      “彩!风度翩翩,雅气晔晔。好一个少年玉郎。”
      甫一进门,便听得寇政的喝彩赞叹声,区星赶紧俯身下拜。
      “区星拜见主吏。”
      “免礼、免礼。”寇政抬手虚扶,示意区星起身,“拱辰,请入座罢。”
      “谢主吏。”区星礼毕起身,转入寇政下首的坐榻跽坐下来。
      “前不久,听闻拱辰问稼于君侯。君侯曰:‘稼圃之事,小技也;礼仪教化,大道也。拱辰对曰:‘愿精小技,以佐大道。”
      说到这,寇政拿起几案上的一本纸质书册——是一本还未誊抄完的《罗县农业振兴计划》,感慨的拍了拍。
      “却不曾想,拱辰精通农事竟至如此境界,堪称今世神农。”
      “星惶恐,不敢当大兄如此盛赞。”区星顿首再拜。
      寇政年过不惑,但按辈分计,他和寇褒寇封是同辈人。过去在寇氏坞读小学时,区星也跟着寇氏兄弟管寇政叫大兄。
      “有此一书,便足以青史留名,什么赞誉拱辰都当得起。”
      ……
      寒暄之后,寇政又对区星进行了一番提点教育,颇有好大哥的风范。
      功曹事务繁多,这一会功夫,隐约可见治事室外已有排队之人。话也说得差不多了,寇政取出一个铃铛摇了摇。
      闻声,便有一名佐吏入室来,朝寇政躬身行礼道:“主吏。”
      寇政吩咐佐吏,带区星前去吏员簿签字署名,正式登记入职。
      区星行礼,拜别寇政,随佐吏走出治事室。刚步出门,耳边就冷不丁的传来一个声音。
      “哼,杂采剿说,欺世盗名!”
      “罘?,屏之遗像也;塾,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也”——《古今注》

第一卷 汨水东来 第三十一章 县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