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一十一回 众矢之的[2/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图上用纸做的箭头,都指向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势力。
      其中三个大红色和几个小红色的,代表着辽东军进攻的方向。
      蓝色代表张献忠,据不一定
      可靠的消息,他拿下了汉中。
      黑色代表尤世禄和高杰,正在进攻襄阳和河南地区。
      「根据前线情报,李自成弃守西安势在必然。」
      祖大寿手拿指挥棒,指着地图分析道,「他极有可能向湖广一带进军。尤世禄和高杰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我们是不是应该防止李自成南逃到江南。」
      「你的担心很有道理。」杨承应道,「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战略。」
      「殿下的意思是……」
      「当然是亲征!」杨承应起身,伸了个懒腰,面对众臣,「近卫军也休整够了,南边还有尚可喜和李定国的军队,足以消灭羸弱不堪的朱由崧。」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看向杨承应,满是信任。
      范文程有些担心:「殿下,各地反叛尚未完全平息,殿下此时离开是否合适?」
      「所有官员都已经到京师,由我儿宗嗣监国足够了。」
      杨承应说道:「何况,我也想看一看,到底是哪些不安分子想飞蛾扑火。」
      陈名夏身体一颤。
      他不久前刚送走了「瘟神」陈之遴,那口气还没缓过来,又被杨承应吓了一下。
      薛国观也有些局促不安。
      不过,更多的庆幸,得亏听了陈名夏的话,不然死定了。
      「命吴三桂、岳?率军前往济南,等我南下汇合。」
      杨承应当众宣布:「我们绕开河南,沿着大运河南下,一举收复江南,再顺江而上,收复湖广等地。」
      「是。」
      殿内百官齐声答应。
      薛国观等一些大臣还在纳闷杨承应为何不亲率大军消灭最大的敌人李自成,而是一直待在京师,现在完全明白了。
      杨承应不是因为各地乡绅的反扑而绊住了手脚,而是在等到天下形势明朗以后,亲自率军消灭南边的朝廷。
      这样做的目的,是彻底断绝天下士大夫的念想,以后只能捏着鼻子在杨承应麾下听命。
      散会后,薛国观从人群中找到陈名夏,郑重的施了一礼。
      弄得陈名夏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薛大人,你这是为何?」
      「百史老弟,如果不是你的点拨,我差点铸成大错。」薛国观感激涕零。
      「我也是有同病相怜之感,才伸手相救。如今,天下形势已经非常清楚。」
      「是啊。可惜陈之遴悟不透,还带着人在端门外静坐。」
      「他不是自取灭亡,而是耽误大家的前途。本来好好地配合官员们办事,就可以参加考试,入仕为官。这么一闹,他们彻底没有了步入仕途的希望。」
      「殿下也真能沉得住气,任由他们这样闹下去。」
      「这不过是疥癣之疾,殿下的目标只有一个——弘光皇帝。」
      「哎!南边算是完了。」
      完了?
      哼!南边朝廷却自我感觉良好,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内斗。
      完美诠释了: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倾。

第一千零一十一回 众矢之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