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朦胧诗派[1/2页]

溯流文艺时代 肉都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昌敏口中的读诗会,于东参加过很多次了,所以并不陌生。
      在后世,文艺青年这个词可能有一些别样的意味,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文艺青年就是文艺青年,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多少都有些文艺青年的意思。
      大家平常喜欢聚在一起读书、读诗。
      刘昌敏他们读诗的圈子很小,就是金陵艺术学院里面的一些老师,每次参与的大概只有七八个人。
      这两年流行的是北岛、海子、顾城、舒婷这些,朦胧诗派很吃香。
      现在的诗人,跟后世的明星一样,都有着狂热的粉丝。喜欢他们诗的人,可不仅仅只是欣赏作品这么简单。
      像是“我家哥哥多努力”之类的东西,早已经是玩剩下的了。
      粉丝们会为自己的偶像献出最炙热的内心,把他们奉为神灵一般的存在。
      后来有人说八九十年代是华夏现代诗最昌盛的时期,不仅仅优秀的诗人很多,连普通的读者都能参与其中。
      其实也没有高大上在哪里,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粉丝文化而已。
      于东清楚地记得,即便是刘昌敏他们那个七八人的小圈子,也经常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
      比如顾城。
      这两年顾城旅居新西兰,跟妻子在一个岛上居住,但是有传闻顾城搞一夫多妻,在岛上还跟其他女人住一起。
      关于这个女人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顾城在新西兰认识的外国女人,也有人说是顾城之前在国内认识的某个女人。
      这样的说法就激怒了顾城的粉丝们,他们认为这些留言完全是不喜欢顾城的人泼的脏水,所有的这些事情,什么一夫多妻,什么移情别恋都是子虚乌有的。
      他们的顾城是一个童话一般纯真的男人,他对自己的发妻爱得至深,他们会在岛上幸福的过一辈子。
      在诗社里,如果有人说顾城不好,必定会遭到顾城粉丝的怒怼。
      除了顾城,这两年最火的应该是海子。
      海子本来在文艺圈就很有名气,但是真正地走上巅峰是在他卧轨之后。
      有人曾说过:人们普遍更喜欢死人的作品。
      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文艺工作者们,总是在死后获得更高的名声。
      而且海子确实死得很“文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杀和绝症变成了文艺大师的标配,但凡某个文学家活着,或者是正常死亡,那他们就不够文艺。
      海子是个优秀诗人么?
      他当然是。
      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海子已经成为现代诗的神,但凡是提到现代诗,人们只能想到海子。
      这又显然不对。
      新文化运功之后,各种诗派层出不穷,朦胧诗派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捧清水而已,比海子和顾城优秀的诗人也有很多,比他们的诗要优秀的诗也有很多。
      但是只有海子他们让人记得,除了他们的诗好,也跟死亡的方式有关。
      于东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现代诗,只不过是因为想要去见见那几个诗社的熟人,所以才答应了刘昌敏的邀请。

第十四章 朦胧诗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