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下元节[2/2页]

创建一所修仙大学 搬砖呢别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闹事者后果自负!
      又ps:听说三元节,每个都和神仙很配哦(σ′??)′??)σ!】
      把消息发出去,陈玉衡又去联系了下胡口村的那些人,问下他们有没有兴趣参加阳翟本地的节日庆典。
      之前为了解决胡口村的户口问题,中州大学上下一心,集思广益,最后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因为这件事的解决关键处,在于公家而不在于他们怎么做。
      好在周清清同学通过分析以后,提出了一个缓解的办法——
      胡口村以前就有人出去过,如果现在还有存活的,可以试着联系一下对方,利用他们的人脉关系挂个户口。
      反正在乡下,解决一两个黑户而已,找村主任走走关系,还是可以弄好的。
      到时候一人带一串,把胡口村化整为零,比两百来号一口气全上户口要简单多了,溅起来的水花也不会很大。
      只要有了户口证件,很多东西就好办了。
      陈玉衡觉得这实在是个好办法,老村长也一拍大腿,大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随即就回去安排人手,寻找以前的出走村民们了。
      现在约上胡口村那几个正在中州大学上班的人才,也是帮他们提前适应一下现代生活。
      现代两百年的变化,可比古代两千年的变化还要多,技术更迭的速度连一些年轻人都追赶不上,更别提胡口村这种老古董们了。
      好在,豫省的生活环境挺适合他们过渡的。
      豫省的名声,在当今社会不能说是十分先进,但也能说是古朴非常。
      偷井盖、种田滴……
      一提到豫省,总难免想到这广阔无垠的平原农地、卷生卷死的大学录取线,朴实的就像很多豫省人一样,老实本分,又土里土气。
      而朴实的另一面,则代表着豫省把华夏的传统文化保存的很好。
      作为三皇五帝治世之所,“宅兹中/国”的发源地,自古以来的中原正统,豫省对于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很重视的。
      每年都会有组织,在伏羲陵、太昊陵这等上古先王的衣冠埋葬之地举行祭祀活动。
      阳翟一个县级市,下元节都会整几个活动出来。
      这种氛围和古时候有点相近,足够让胡口村的人接受而不应激了。
      以刘敬业为代表的那些人当然同意。
      他们对外界也是很好奇的。
      只是听说当今公家强势的很,能通过互联网这种人道神器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摸清楚,生怕犯忌讳惹来麻烦的老刘他们就不敢乱动。
      来到中州大学后,一直在勤勤恳恳的做事,下班了才会去吸两口灵气。
      通知下达完毕,
      陈校长又溜达着去了阳面的仓库那儿,视察货物的发放情况。
      林清池在这边打包,联系好的物流公司派了车过来等着装货。
      陈玉衡看着人把封装好的免费食材拉走,然后对林清池打招呼。
      “要过节了,学校准备放假,要不要在阳翟逛逛?”
      “有什么好逛的?感恩节不是还没到吗?”林清池根本没听说过下元节这个过气千年的老牌节日,还以为陈校长也要打造国际院校,应和西方传统呢。
      “中州大学才不会过洋节呢,咱们过老祖宗的节日!”
      陈玉衡笑呵呵的跟林清池科普了一下下元节的意义,“咋样,你喜欢过感恩节?”
      “我哪个节日都不喜欢,不过隔壁五道口挺爱洋人东西的。”
      哪怕换了个省,林清池也保留了京大的优良传统,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能黑隔壁就黑隔壁。
      “那你过节不去凑热闹啊?”
      “凑个屁的热闹,你骗我说来这儿教我修仙,结果让老子天天给你白干活!”
      “好不容易没事了,老子还不去练练,等着给你996压榨死是吧!”
      ???
      有这回事吗?
      学校网络维护没有太累人吧?
      陈玉衡选择性遗忘了自己给林清池施加的额外工作量。
      不过林老师都这么说了,陈校长也得满足教师需要,做一个优秀的领导。

第六十二章:下元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