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6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2/2页]

逐鹿南北朝 何昊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话辩解了?”
      一旁的王修也暗暗皱起了眉头,冷眼盯着杨禹。
      杨禹眼含热泪,望着窗外的云天缓缓万千,如果不是心心念念,是写不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的。
      刘裕的神情柔和了一些,对杨禹说道:“你的心思我清楚了,但你初入我帐下,有许多事情不了解,北魏肯定要灭,但眼下确实不是时候,你是关中人,而且刚离开关中不久,对关中的情况最为了解,这次让你来,是想让你说说,关中若能收复,该如何治理
      杨禹心里很清楚,别看刘裕摆出一副我相信你的样子,但身为上位者,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完全相信一个人的,否则他坟头的草,恐怕早就长了一茬又一茬了。
      杨禹理了理情绪,拜道:“太尉若执意要西取关中,属下虽不赞同,却也不便多加劝阻,至于接下来如何治理关中,属下轻年识浅,只看到一些问题,至于如何解决,却也胸无成策。”
      “嗯,无妨,你先把问题说出来听听。”
      “以太尉的威望,若能坐镇关中,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若太尉不能久镇关中,则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其一,人心向背。关中已沦落胡尘百余年,加上当年桓温也曾兵至灞上,却又很快退出关中,有此先例,关中百姓难免心存疑虑,不消除关中百姓的疑虑,治理关中便无从谈起。”
      当年桓温兵至灞上,王猛曾入营扪虱而谈,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率军来讨伐逆贼,关中豪杰却不起兵响应,这是什么原因?
      王猛答:长安近在咫尺,而公却按兵不动,大家摸不透桓公的心思,所以不来。
      最后不仅关中无人响应,便是王猛也拒绝随桓温南归,最终成就了苻坚的前秦。
      这些事情刘裕自然是知道的,杨禹此时重提关中人心向背的问题,刘裕深以为然,他点头道:“嗯,有道理,你继续说。”
      “其二,是杂胡的问题,由于汉末战乱,关中汉人大减;而另一方面,北方草原这一两百年来气候干冷,水草不丰,导致大量杂胡南迁,此消彼长之下,至晋初关中杂胡数量已过半,而这百余年在胡人统治之下,汉人比例不增反减,要想关中长治久安,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
      try{ggauto();}catch(ex){}

第036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