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2章 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1/2页]

新书 七月新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昨夜未能安眠的不止是第五伦,还有黄皇室主王?鳌
      她所处的定安馆,位于宣平门大街以南,安门大街以东,第五伦前日进入常安,又出门给士卒发饷,数次经过。每次第五大将军一来,都会博得整条街的士卒呼喊一片,他们一嚷嚷,定安馆里的宫女奴婢就怕得要命。
      “不要怕。”
      王?骺砦恐谌耍?伤?睦镆裁坏住
      这是两百年来,常安首次被外来者攻破,当初项羽破咸阳的残暴鲜少有人知晓,但谁会相信,外头那群肮脏散乱的大兵,是秋毫无犯的义军呢?更何况,还有在南阳遭受过破家之灾的阴丽华,对王?鹘彩稣秸?牟锌帷
      阴丽华觉得,自己当初幸而是被严尤军中一个与刘秀有故,名叫任光的粮官点名保护,还给押送她入京的士兵塞了贿赂,才免遭羞辱。
      好心收留她的王?鳎?缃袢匆裁媪傧嗤?拇?常?宋?顿蓿?椅?闳狻
      “就算要死,我也宁可死在长安,死在孝平皇帝身边,而非跟着父亲,亡于荒野。”
      王?餍愿窭锎?判┲崔趾透樟遥?饬饺绽矗??直叩呢笆拙兔焕肷砉??坏┯斜?涑褰?次蘩瘢??阋?偃凶跃。
      王莽以新篡汉,她身为汉朝皇后,无可奈何;如今新室即将覆灭,作为长公主,她又能做什么?仅能做的,也只有保全自己最后一丝尊严。
      还是阴丽华向王?靼?螅?鹨?嵋咨嵘?骸版驹谀涎羰保?媵┝炅跷氖逵谢樵迹?徊钋肫谇子???谖迓子胛氖逡嘤泄式弧!
      当初第五伦去南阳,虽未能与刘秀见面,但二人相互赠玉的事,在当地很出名,虽然刘秀是个小人物,但第五伦还派人去征辟过,或许……
      阴丽华想着,或许自己亮出身份,出面请求,能让第五伦善待黄皇室主,若能如此,也算对王?鞅ù鹁让?蠖髁恕
      但麻烦之处在于,第五伦虽派人将定安馆保护起来,可却忘了有王?鞔嬖谝话悖?运?敲挥邪敕掷砘幔?氚萸攵济幻怕贰
      正在此时,外面却又嘈杂起来,使得定安馆再度慌乱,王?饔治兆×素笆祝?趵龌??Τ鋈タ锤鼍烤埂??源哟舐乙岳矗?ò补莸墓倮翩九?芰瞬簧伲?缃褚趵龌?炊?闪送?髯钚湃蔚娜恕
      不一会,她便返回禀报。
      “太后,外头有人来宣令,说禁令已经解除,兵卒各归营垒,从明日起,两市恢复货殖,百姓可出门购粮。”
      王?骱?桑?幢憬饨??傩湛隙ɑ峄炭植桓倚牛?恢劣诹⒖逃姓饷创蟮恼笳贪桑
      阴丽华道:“是第五将军让人召集各闾里正、什伍带着民众,出门观刑,说是要在东西市,公审民贼。”
      ……
      公审早在天刚亮后,就在苍龙阙以东的汉时丞相府中举行了。
      第五大将军高坐堂上正中,右边是一众亲信,诸如第八矫、任光、冯衍等人;左边是降将和渭北豪强的代表,立国将军赵闳、宁始将军史谌、邛成侯王元等位列其中。
      既然第五伦打的旗号是“诛暴”,虽然首恶王莽跑了,那若不逮着几个从恶喊打喊杀,那这趟入京,岂不是诛了空气?
      于是,最喜欢记小本本的第五伦,遂列出了一个“民贼”的名单,此刻便由冯衍宣读。
      “故五威司命陈崇,大兴冤狱,阿谀取容,壅塞下情。”
      “故太傅、平化侯唐尊,以虚伪言行来窃取名誉地位,乱为表率,误人子弟。”
      “故明学侯张邯、地理侯孙阳,为莽制作井田制,又乱改地名官名。”
      “故纳言鲁匡,设立五均六?制度,毒虐工商。”
      这是抓到的五个人,除陈崇外,有两位是随王莽出奔,落在后头,被越骑营赶上生擒带回;地理侯孙阳躲在里闾间,被人举报见俘;最后一个鲁匡,早已下野,住在老家平陵县过日子,却被被王元擒了带来。
      冯衍读完后,在内心里暗暗腹诽:“彼辈皆是当年公孙禄在朝堂上痛骂,请求王莽杀掉的。明公厌恶公孙禄欲复汉家,令我将其除去,但其所恨者,却与公孙禄相差无几。”
      也有例外,比如当年被公孙禄列为罪人第一的刘歆,因是第五伦一起造反的同伙,是可以争取的“朋友”,如今暂时被划去。还有国将哀章、太师王匡等人,远在洛阳,也暂时审不到他们头上。
      且说今日这几人,率先喊冤的,是地理侯孙阳,竟直接往王莽头上甩锅。
      “改地名、官名之事,皆乃陛下之愿也,我不过是奉命而为,哪敢自作主张?”
      孙阳开始絮絮叨叨说起让天下人困惑不解的事:王莽为啥总爱改名。
      “陛下一心恢复周制,故而官名、地名皆欲应经典,削汉时十三州为十二,又据《尧典》里‘宅,南交典故,改交趾为交州,又依照《禹贡》,合凉州、司隶为雍州。”
      “陛下厌恶戎狄蛮夷,故边郡多改为威戎、镇蛮之类;陛下喜欢有不喜欢无,故无锡、无盐改名有锡、有盐;陛下又偏爱符字,故沛郡改叫吾符,定陶改叫迎符。”
      “兖州有个亢父县,陛下觉得这个亢字不孝顺,改成了顺父。”
      明明是严肃的公审,但第五伦怎么感觉自己想笑啊,看看左右,憋笑的也不在少数。
      甩完锅后孙阳再度喊冤,认为自己只是小过错,先前只是一时糊涂,怎么就成罪犯了呢?
      “使吏、民不便,如何能说是无罪?“
      任光当过地方小吏,开始替第五伦痛斥这孙阳,有些地方一年之内改了五次,连章都来不及刻,更别说日常使用了。官府行文发布告,不得不在地名后头加括号,说这是汉的啥啥啥地方,连王莽发诏书,都不得不加旁注“故汉XX郡”,否则没人看得懂。
      这时候,邛成侯王元起身拱手道:“既然孙阳有罪,大将军,依我之见,不如下令,凡新室所改名号,一律恢复其故名。”
      首当其冲,就是要将常安,改回长安!
      王莽改变了天下地名官名,然后,第五伦又改回去?
      这一改,不就回到汉时旧名了么?别以为这是件小事,在崇尚凡事“必也正名乎”的时代,此事有重大意义,第五伦瞥了一眼王元,他究竟是心急口快,还是有所图谋。
      故而第五伦摇头道:“天下人刚习惯新时地名,忽然更改,岂不是令百姓又不方便?此事不急,只先取消王莽宣布用错地名要处罚的禁令,使民、吏各择其习而用,日后再顺应民义,因其方便而选。”
      这件事先拖着,接下来是帮助王莽管经济的鲁匡,五均六?制度便

第252章 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