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技术专利与改良[2/2页]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周记赏赐,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收入。”
      “这蒸汽机的鼓风,大家想一下,如何解决。谁有好的技术,最好做出成品来。可以随时和我禀报,我亲自给你们登记专利。而且本次还有赏银。”
      “这蒸汽机就放在工具坊,你们可做实证使用。”
      众人听了,心潮澎湃,本来想着能有吃住的安稳日子,已是满足,现在想着,万一自己能有改良专利,挣的几百两银子,岂不是还能吃肉喝酒娶个婆娘?
      个个在思索这个鼓风该如何改良。
      “这个鼓风现在用人力也可,倒不太着急,现在有一件要紧事,需要你们工具坊立刻去做。”周怀民见众人跃跃欲试,忙说了眼下最急之事。
      周怀民只所以急着冶铁,有两个目的,一是造炮,二是造甲。
      造炮任道而重远,现在连火药还没呢,只能慢慢来。
      而这甲,便能立刻造出,为社兵着装。
      这时代什么锁子甲、布面甲、札甲花样繁多,但做起来工序繁多,为二百多个社兵一一着甲,需要等待好久。
      周怀民想的是,借鉴后世的防弹衣,把多层棉布用米浆捶打压实,裁出长方形,中间有圆孔,可套头。
      两边缝上绳结,可系上保护前胸后背。
      前胸后背缝上许多长方形布袋,布袋中插入铁板,布袋口也有系绳,防止铁板掉落。
      如此,只需三个工序,铸铁板、裁衣、缝布袋、插铁板系绳。劳动分工协作,即可快速生产。
      缺点就是防护性肯定没有太好,毕竟布袋与布袋之间是有间隙,怕刺。但有甲和无甲那差别真是太大。
      先从无到有吧。
      和谭铁匠大致描述了要铸造的铁片大小和用途,又捡来一片废木板,让木工拿锯,修成样板,铁片都按照此样板大小铸造,即让他催促葫芦谷那边加紧不停地冶铁,赶快出几十个样品出来。
      “东家,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众工匠正要比照着样板开始翻砂,制作模具,宋斌突然说道。
      “有想法就大胆说,不对又如何?不试试怎么知道是对呢,你说。”周怀民鼓励道。
      “我们这里的黏土比我老家那好很多,我也听谭师傅给我们讲这的黏土更耐高温,我想着是不是可以烧一些陶瓷模具,来铸造铁片。”宋斌心里也没底,心情忐忑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为什么会这么想?”周怀民问道。
      “每次做模具,都要翻砂,还要晾晒,如果要铸造铁片,每造一个铁片,都要做一次模具,特别麻烦。如果锻造,就更耗时耗力。”宋斌道,心想,其实更累啊,只是不想那么累而已,但他又不敢说,岂不是让东家认为自己是偷奸耍滑之辈。
      “哈哈,是不是还特别累?”周怀民揶揄道。
      宋斌尴尬的笑了笑。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偷懒是技术提升的动力,特别是我们工匠,更要留意如何改良技术,从而更省时省力。宋斌你这个想法,我认为是可行的,你可试一试。”
      “不过我担心这陶瓷模具会被铁水烧穿。”
      “第一个做出这翻砂模具的人,估计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而且陶瓷而已,我们村最不缺的就是陶瓷。”
      宋斌受到东家的鼓励和肯定,横下心,一定要弄一个看看。
      “民哥!”禹允贞站在远远处,大喊道,“黄冶村的黄必昌到了!”

第38章 技术专利与改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