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瞬息之间,天翻地覆[1/2页]

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 岁月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就罢了。
      感觉今日氛围有点不对。
      即便往日徐公公前来静宁宫选旨意,所带不过随从太监二三人。
      可此时。
      徐公公身边跟着的不是随从太监。
      是皇宫禁卫,且是禁卫军统领郭英。
      这可了不得。
      郭英可是圣上最信任的卫士长之一。
      急忙去叫醒小皇子。
      已经不用她叫,徐公公冷漠而宏大的嗓音已经彻响在静宁宫之中。
      “静妃接旨!”
      这一声,便是将毫无准备的酣睡中的朱??给吵了醒来。
      朱??酣睡,可睡觉轻,有点动静就会被吵醒。
      “小殿下,是徐公公前来宣读旨意,来者不善。”阿秋迅速起身搀扶朱??,并小声的说道。
      对这种事情。
      朱??轻车熟路,朦胧的擦了擦眼睛,便从躺椅上一个翻滚跪下来接旨。
      只是抬头看向宣旨阵仗的时候,也是心中一震。
      禁卫军巡视守卫后宫,却从不敢僭越各嫔妃住所一步。
      可此时,郭英带队,二十多名禁卫军入内不说,宫门口更是森严密布,很吓人。
      “出大事了!”
      朱??心中一躁。
      如此没有前因后果禁卫军封锁静宁宫,只有一种可能。
      吕家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若不然,绝祸及不到静宁宫。
      “外公啊外公,我说你什么好,早就给你说了,老朱绝对不可能停战的,你偏不听!”
      见微知著,朱??隐隐中已经倍感不妙。
      前段时日他在去外公府邸时见到外公和一群文官,着重户部的官员商议要事。
      隐隐听到天下太平,削减军费开支的言语,到激动处甚至有个官员称‘若再次大动兵戈,这么多年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之类的话。
      事后他问及外公,并给外公明说议和是不可能的。
      在洪武三年。
      二哥朱?S被封为秦王,封地西安。
      三哥朱??被封为晋王,封地太原。
      四哥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北平。
      还有堂侄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封地桂林。
      ……
      十王并封。
      主封北边。
      可见老朱收复漠北,覆灭北元的决心。
      尤其是。
      徐达兵败虽痛失封王机会,却没有闲着,得老朱命令,还在北边练兵。
      深知老朱建国后北伐十几次,号称皇子守国门的朱元璋,九大塞王可不是说着玩的。
      朱??当即劝说外公。
      却被外公以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给搪塞了过去。
      他以为没事。
      毕竟外公也是站在民生的基础上考虑,纵然违背老朱意愿,倒也不会有什么大过。
      不应该出事才对。
      可瞅着老朱身边的金吾卫亲临静宁宫。
      事情大条了。
      通常宣旨都是先行通告的,但今日来的突然,母妃吕静也在午睡,这时候也从午睡被吵醒,急匆匆出门迎了出来,带着一众宫女跪在院中。
      “母妃!”
      朱??起身挪步,有点沉闷,只能期盼老朱别惩罚太凶,外戚犯错,总不至于祸及深宫,那老朱就太小家子气了。
      吕静也是久居深宫,规规矩矩的接旨,还拉着朱??避免冒失。
      “哼!”
      倒是传旨太监徐公公,冷哼一声,撑开圣旨,冰冷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吕昶致使空印文书畅行,倒行逆施,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吕氏一族其余人等发配西南,静妃幽禁静宁宫,不得圣命,不得踏出静宁宫一步。
      九皇子朱??,封蓝城王,封地兰县,接到圣旨之后,即刻启程前往封地,不得有误。
      钦此!”
      “不可能,阿??才九岁,不可能封王,一定是陛下搞错了。”吕静身躯一震,最先考虑到朱??,瞬间泪流满面,惊骇无比的抬头。
      儿子被封王本是高兴事。
      可封王即刻启程前往封地。
      才九岁的朱??前往封地,便是吕静内心强大,也承受不了。
      “我靠,空印案,这怎么外公还跟空印案搅和在一起了!”
      朱??也是听后也是脑瓜子嗡嗡的炸响。
      终于知道郭英亲自带着金吾卫前来静宁宫的原因了。
      怎么也想不到。
      他竟然被席卷到了空印案之中。
      这可是空印案啊,老朱时代四大惨案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
      空印案波及近三万官员。
      近乎大明皇朝大

第2章 瞬息之间,天翻地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