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战略家李希颜[1/2页]

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 岁月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书.洪范》
      《尚书.洪范九畴》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飨用五福,威用六极。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敬用农事,即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农用八政,即管理民食、管理财货,管理祭祀,管理建筑,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协用五纪,即岁、月、日、星辰、历数协调一致。
      建用皇极,即树立皇极的威信,并建立遴选官员和赏罚的标准。
      义用三德,即治理众民要以“正直“为本,同时在必要时又要刚柔并用,或者以刚制胜,或者以柔制胜。
      明用稽疑,即通过龟卜和诬占以探询上天的旨意,同时,参照卿士、众民和自己的意见做出判断和决定。
      念用庶徵,即通过雨、晴、暖、寒、风等的气候变化以判断年景和收成。
      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即通过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等“五福“劝导人向善,通过夭折、多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等“六极“警戒和阻止人们从恶。
      一本书,造就了一位当世集儒学经典于一身,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大儒。
      一本书,造就了一位观史而知弊,复百家之观念的战略家。
      听着李希颜的故事,朱??觉得任何一个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如果没有后天历史知识的碾压,会被古人碾压的体无完肤。
      李希颜就是‘我观你天庭饱满,骨骼惊奇,我这里有春秋、尚书、易经三本,小伙子你可拜我为师恐怖存在。
      然后李希颜就选了周书.洪范。
      钻研洪范数十年,然后发现洪范不足以治世,也找不到皇朝覆灭的答案,便开始广泛涉猎各类史书,四书五经,十三经,史记,民间话本。
      而可怕的是李希颜为了研究佛教的昌盛,自教义入手,自读佛门经典,禅、讲、教三门博士,而后一把火将自家所有佛门典籍烧毁。
      通过故友宋濂的举荐,在洪武元年入京见老朱,定策天下。
      随后因为政见的不同,和李善长,宋濂、刘基反目成仇。
      在淮西文人集团和浙东文人集团当道的朝廷,李希颜没有任何可能施展自己的理想。
      所以在他发动丰兰计划之后,李希颜极其果断的随他北上。
      真正让他郁闷的是,此时他才发现打破他坐吃等死梦想的人不是老朱,而是面前这位皇子师李魔头!
      这人有病,有大病,跟当初这人的师父一样。
      在他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就从他的面相心智,行为举止,字里行间中确定他并不是坐吃等死的人,然后在众多的皇子之中选中了他,鼓动老朱封王就藩。
      果不其然,他发现没有办法坐吃等死发动了丰兰计划,李希颜请命来了。
      而李希颜之所以有如此能耐,全因为。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大一统,君权神授等等的儒家洗礼,而且在老朱攻入南京之前文人并不看好老朱。
      所以老朱所有关于天下一统的概念都是属于想学什么就找什么样的老师,等到文人集团发现老朱大势不可挡之时,再想要更正老朱的思想已经迟了。
      所以在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后,老朱看着江山地盘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问策于所有大儒,该如何治理天下。
      李希颜的出现让老朱眼前一亮,于是就有了封王!
      让大一统王朝再次开倒车的回到分封天下的程度,实施过程是极其艰难的,被文官集团全方面围追堵截之后,李希颜到现在连个正儿八经的官位也混不到。
      “众王奉于京,令出一处,封王戍四边,各自为强,战时,聚天下之王而征伐之,闲时,中央调四方以均衡,王不听令而聚王以伐之,中央弊病多出而王逆而斥之。”
      “天下之大,大如无边,政令经层层府衙,到地方时已然似是而非,然地方政令由关乎切身的王监督施展,便可最大程度的消除政令施展的弊端。”
      “只要血脉相连,同文、同祖、同令、同习,同礼,同法,便为大一统。”
      “所以,各封王多多生儿女,皇族血脉遍布天下,以皇族为尊而御四方之宗族,天下固不可破。”
      “此国策一旦实施,弱封王,四边来敌便不可抵御,就如这缸中活水,本应游鱼过水槽而自游天下,却因干枯而困于一地,不再互通,中央之水滔滔而下,携势不可挡之势,四周之地必定自内部被攻破。”
      听着李希颜的自陈,朱??深深的作揖拜道:“先生能辅佐于我,??自当以恩师相待之,先生在上,容??施以一全礼,以敬先生!”
    

第66章 战略家李希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