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没错,在演武的时候,大家都亲眼见过朱政的能力,确实令人惊叹。
      不过他终究是个年轻人,即使胜过了蓝玉,那也只说明他有天赋,并未真正上过战场,没有实际功劳。
      陛下对他宠爱有加,让他管理军营事务还可以,但如今居然要他出征打仗。
      这是把这场灭国之战当成了练兵的机会啊?
      这考虑得是不是不够周全?
      怎能让人安心呢?
      于是,以兵部尚书茹瑞、中书舍人刘三吾为首的文官们立刻站出来,谨慎措辞劝谏:
      “请陛下慎重考虑,骠骑大将军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但他年纪尚轻,且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厮杀。
      突然统领大军,恐怕不太合适。”
      “对呀,陛下,这种灭国之战,必须格外小心。
      骠骑大将军没有战功,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
      “还请陛下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功勋将领。
      这才是稳妥的做法啊!”
      ……
      听到文官们诚挚的劝阻,老朱丝毫不受影响。
      他知道让朱政统率大军会引发巨大争议,早就料到。
      他已经下定决心扶持朱政,谁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此刻不过是几个文官反对罢了。
      他又怎会在意?
      只见老朱冷哼一声后说道:
      “没有战功?就不能让人信服?
      简直荒谬!谁能一生下来就有功绩?
      打一场仗不就有战功了吗?
      当年汉武帝派冠军侯霍去病出击匈奴时,霍去病又有什么战功?
      最终还不是成就了不朽功业。
      打得匈奴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南下放牧!”
      “难道你们认为我们不如汉武帝?
      没有他的远见卓识?”
      最后,老朱脸色阴沉,目光凌厉。
      见状,茹瑞、刘三吾等文官顿觉脖颈发凉。
      随即闭口不言,低头不敢多言。
      反正他们的话都说尽了,老朱心意已决,他们也无能为力。
      除非活得不耐烦了,谁敢再去搞那种冒死进谏的事!
      气氛瞬间又陷入了沉寂。
      但没有人愿意再多说什么。
      李善长却不得不有所行动。
      他那双老眼里闪烁着精光,心中警铃大作。
      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么做,正是他之前所预料的。
      朱元璋打算扶持朱政等人,进而针对淮西派系。
      前一阵的军事演练,朱政已经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如果这次远征倭国还能取得灭国级的大胜,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将无可匹敌。
      到那时掌握了兵权,还有什么能限制得了他呢?
      一旦事情真的发展成这样,淮西派系的势力势必大幅衰弱。
      甚至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他怎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权力斗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更何况,李善长认为,朱元璋之所以之前没有对他和李鸾下手,就是因为忌惮背后的淮西派系。
      一旦淮西派系倒台,他的命运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
      李善长急忙不动声色地向身边的淮西将领们狂打手势。
      傅友德等人本来就对朱元璋的决定十分不满。
      这是在抢夺他们的军功利益啊。
      而且他们早就察觉到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对朱政更是心存戒备。
      此刻根本不需要李善长示意,就立刻站出来反对。
      “皇上,冲锋陷阵这种事还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来吧。
      骠骑大将军年纪太轻,弟兄们怎么敢完全信任他呢!”
      “是啊,如果您真想培养骠骑大将军,不如让他随行历练一下就好。
      以后有的是机会担大任。”
      “您知道吗,当年霍去病刚开始时也是在卫青手下效力,积累经验后才独当一面的!”
      ...

第145章 征讨倭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