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便朕执意如此,又如何?"
      李善长毫不退缩,缓缓说道:”陛下自可独断专行,只是天下人或有异议,将士们也会心生疑虑!
      届时若上下不齐,恐误大事,损我大明根基!"
      此言一出,朱元璋面色骤变,怒火升腾,目光中杀意毕露。
      好个李善长,你这是自寻死路!
      尽管李善长话中有话,但朱元璋怎会听不出弦外之音?
      李善长分明在暗示,淮西派系有能力掣肘此事,让此次征伐功败垂成。
      然而朱元璋岂会被威胁?
      今日之事,他早已胸有成竹。
      既然李善长冥顽不灵,那就休怪他心狠手辣!
      正欲开口之际,朱标忽然出列,急忙转移话题:"父皇,主帅人选之争不必急于定论!
      目前筹备尚需时日,粮草军需皆未齐备。
      儿臣以为不如先试种土豆,让众人见识其产量,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李善长哪里知道,朱元璋心意已决!
      经过昨日的交谈,朱标已然明了。朱元璋这次是真的起了杀心啊!
      为了避免李善长与朱元璋关系破裂,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发生,朱标果断站出来调和气氛。生怕下一刻朱元璋就会下令将李善长推出去斩首。
      毕竟李善长可是明朝开国时功劳卓着的老臣,又是淮西派系的首领,还曾做过自己的老师,实在不能轻易处置。
      此时,随着朱标话音落下,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纷纷反应过来,赶紧附和朱标的提议,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忍不住瞪了朱标一眼,却又无可奈何。他冷声道:“韩国公稳重老成,这征讨倭寇的主帅人选,确实需要重新考量。依太子所言,此事暂且搁置,以后再说。”
      李善长听后心中暗喜,忙拱手谢恩:“陛下圣明!”
      在场的文武官员也都松了口气,齐声附和:“陛下圣明!”
      “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大家都散了吧!”朱元璋脸上波澜不惊,摆摆手示意退朝。
      “臣等告退!”众人立即跪拜起身,转身鱼贯而出。李善长年迈,拄着拐杖走在最后,虽显老态,却步履沉稳。
      今天对他而言,无疑是战胜了朱标的攻势,在与朱元璋的博弈中占据了上风。他相信朱元璋已经意识到淮西派系的决心和底线,不会再屡次削弱他们的势力。
      这么一来,李善长身陷诏狱的儿子李銮也会更安全些。毕竟朱元璋英明,目前拿淮西派系没办法,也不会为难李銮。或许还会为了安抚局势,很快将其释放。
      想到这里,李善长嘴角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迈步走出大殿时更加从容自若了。
      然而,李善长和满朝文武都未曾料到的是,此刻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送李善长离开,眼中却已满是杀机!
      正如朱标所想,李善长确实不能轻举妄动。若无充分理由和确凿证据便贸然杀害,定会引发天下非议,使自己被指责为苛刻寡恩。那流传千古的历史记载,恐怕也会对他不利。

第146章 起杀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