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九章:时机不在此战,在赤壁之后[2/2页]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不屈青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谁要是输了外族,那就是钉在耻辱柱上反复鞭尸,马家这么多年来诞生的将军,达不到封狼居胥的高度,但是却也未曾出过大乱。
      而且还是趁董卓之后,迅速崛起的大诸侯之一。
      他现在归了徐臻,那么徐臻可以把兵马重心放在西凉,他去做那个征西大将军。
      征西大将军啊!
      郭嘉不止一次从曹操的口中听到过,这是他年轻时候的理想。
      马踏西域,再走丝绸,而后得赞誉无数,救边境之民,乃至是扩张大汉之版图。
      人臣之荣便在于此,你赢了国战,青史都要吹数百年留存于后世,谁不想走到这一步?!
      不过现在可是背道而驰,他要去进那魏公之位,日后还可能要为大王!
      徐臻,坐在了他最理想的位置。
      西凉便是最大的踏板!
      此时主公必定会急!
      因为若是慢慢打,等他拿下江东,覆灭刘备,或许已经垂垂老矣,到时候拿什么与伯文去斗?!
      曹氏子嗣,又有几人能与他斗?!
      他现在可才三十五。
      正是壮年年华,而且徐伯文不沉迷于酒色,从不贪图享受,是以体健气雄,你可知他还有多少年,才会有疲态?
      如此想来,谁人不急?
      若是斗不过,日后偌大的江山,都会是徐臻的千古功绩,他可以自立而篡夺这些年的功果。
      也可以交还于汉室,成就自己的千古流芳之名。
      如今大势,已在徐臻之手。
      形势逆转了!
      郭嘉想通此点,明白曹操此心,于是彻夜不眠不休,同样忧愁起来,打则是必须要打,那如何才可不急不徐,先下一城。
      还是要占据陆上之城,不可懈怠,必须要勇勐精进,立刻进军方可令人江东之民明白军威!
      才能让谋臣愈乱。
      而他们乱,则会急,急则攻。
      一旦江东主动来攻,问题反倒简单了。
      三十日准备。
      曹操兴兵号称六十万,浩浩荡荡攻打江东,趁势囤兵于江边。
      战船无数,艨艟上千,舟楫则是数也数不清除,耗光了荆州及徐、扬、兖州等地的钱财,耗资巨甚,难以计量。
      哪怕是身在冀州邺城,已经卸下了不少重任的荀或,都感到肝颤。
      这数日来,几乎上表如雪花一般,各地官吏同时来信,上表请粮,用以资军,调拨的粮食达百万石。
      钱财有三十万金。
      发放的犒赏便是三十余万份,还要赠予钱财与士?辏?辖?
      派兵严密监视蜀道。
      同时,下令让冀州牧曹昂,领兵驻扎在常山,随时警惕并州来犯!
      就算是并州,不可能来犯。
      因为并州与冀州,中间横跨一条八百里的太行山脉,若是要来犯,只需守住数个关口不被徐臻突破,严加防范他那能翻山越岭的刀盾山地兵,便可稳稳守住。
      曹昂派遣了三员,甚至请了曹仁亲自前往。
      守住十九个关口,不给徐臻半点机会,表面上虽然未曾决裂,可此时大战,绝不可有半点错漏,唯有如此,方可放心。
      于是,荆州战船开赴战场,浩荡数十万人囤于赤壁,隔江相望江东大营,将要决战。
      ……
      西凉,扶风。
      徐臻在得马超引见之下,拜见了当年大儒马融族人,与之交谈甚笃,领略了一番西凉最为繁花的文汇风流。
      刚刚驻扎兵马之后,不多时就收到了消息,从江东送来的消息很快,而且接连冗杂,但是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开打了,居然还真的开打了。”
      贾诩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很是错愕,但是却也极快的反应了过来,这和车骑当时的论断并没有什么出入。
      在当初,车骑从南方回来的时候,给曹丞相留下了三道锦囊,里面的计策他没有告诉别人,但却选择偷偷和自己明言。
      都是好计策,若是一同施行的话,或许在数年之内,可以缓缓蚕食江东,以势相压的计策,可逐步让江东丧失反抗之力。
      便是修战船,练水军,造多军备以备战东方,不过他说完,就立刻和贾诩下了赌约,主公一定不会听。
      贾诩不敢赌,而且也觉得车骑所言极是,心想着你在西凉这么闹,发展如此壮大,他在南方当然如坐针毡。
      所以这两道锦囊里面写下来的计策,那都是在劝其慢慢而进军,不可有半点冒进。
      但偏偏当下形势一定会让曹军坐立不安,必须要急着进军,必当有建树,方可回来解决徐臻之事。
      这是大势阳谋,就定在曹氏面前,且看他要如何抉择。
      打那时开始,曹操就已经没了主动性了。
      “真开打了,我们可进军!”
      “进军?不进。”
      徐臻断然回绝,话语里根本没有半点急躁之意,他是半点不着急,若是此时进军,定然要遭到曹氏打击,而且师出无名。
      人家曹氏,根本没有半点对徐臻的恶意,甚至前段时日,还命天子写了诏书来表彰其西征之功。
      拿下西凉之后,让他治理。
      但这话说出来,典韦等人都着急,战非战,和非和,恐怕日后还要给机会,若说曹氏,他徐臻肯定最为了解。
      此时曹操不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冀州守将了不起是夏侯???坏┛?颍?疃嗍侨眯煺檎庑┠昊?芟吕吹拿???可ナА
      连马超都急了,你当初答应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我就等着攻打许都,给我父亲报仇。
      现在如此大好时机,却不肯立刻出兵而去,那你这又是在等什么,又有什么好等的。
      “先生,还不可慌,此时绝不是好时机。”
      徐臻叹了口气。
      “这时候去,反倒是要遭致坚守,触其锋芒;此时更该坚守,我自有发展之道,趁此时机壮大。”
      “自守其道,壮大兵马,再寻时机,这不是最好的时机,时机,应该是在此战之后。”
      徐臻很明白,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不知结果如何,但却能够耗损曹氏巨大,那时候主公会更急。
      他越是急躁,对于自己来说,选择也就越多,现在选择权就在手中,何苦又要交出去。
      不光不能打,而且还要派使者回许都,赠十万粮食军资,用以响应南征,了却了许都那些人的猜忌。

第三百二十九章:时机不在此战,在赤壁之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