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7章 莫要以为朕好欺![2/2页]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格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作乱,事关前宋宗室和朕之体面,居心险恶。朕在此有言在先,无论涉及到谁,朕都会将其灭全家以儆效尤!”
      众臣听了,浑身冰冷。
      今日朝会上,眼前这位皇帝似乎才真正露出了他狰狞的真面目,他本不是一个好说话、可欺压的主儿。
      “朕意,追封曾夤为国公爵……朕收曾夤与嘉德帝姬女曾霜为义女,册封为宁德公主,朕会将她教养成人。
      至于诸位爱卿所言——朕可以正告你们:
      读书人、士大夫为国脉所在,朕亦为儒教大宗师,自朕以下,当重读书人。科举晋身,依然为国朝晋身之基。
      朕决意自今日起昭告天下,凡朝廷或地方官府,为官者,需经科举晋身者方可有资格。而即便是朝廷各部或地方官吏,也需得经文考而择优录用。正所谓:凡食朝廷俸禄者,逢进必考。以绝朝廷公器之私相授受。
      但无论是朝廷,朕,还是士大夫,都需要万民供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尚轻于万民,遑论是士大夫?!
      所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故,朕与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不同,朕当与万民而共治天下,而皇族、宗室、权贵、朝臣皆士大夫阶层,亦或者是农夫、商贾、贩夫走卒均为万民之一。
      朕知道,士大夫享有特权,代天牧养万民,数百上千年来根深蒂固矣。
      朕无意触及士大夫阶级利益,甚至懒得去动你们的特权。但请诸位明白一点,存在不一定合理。
      终有一日,待万民觉醒过来,纵然朕不动你们,也会有万民揭竿而起,要革你们的命!
      因此,朕今日与百官坦诚相见,你们不必担心朕会去推行什么新政,在现阶段,维持现状,增强国力,抵御外敌,终归为第一要务。
      但也请百官莫要以为朕好欺。
      朕与历朝历代皇帝不同的是,朕能看得更远。
      朕也能走得更远。
      所以,从今往后,朕不愿意再看到今日这一幕,裹夹大势胁迫朕者,后果自负,莫怪朕言之不预也。
      朕不会立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盟约,朕不愿意看到重文轻武,也不愿意看到重武轻文,朕想我国朝,当文武合力上下同欲,共创我华夏复兴。
      朕三日后将御驾亲征河北。
      明日便由中枢册立东宫。
      朕在此与群臣盟誓,此生,若不复燕云故地,不为大燕开疆辟土,朕绝不返京。”
      ……
      散朝后,花通等数十人被当众斩立决。
      而在行宫之外的牌坊处,花荣赤着上半身,被锦衣卫杖责三十,血肉模湖,被花荣亲军用软榻抬走。
      这让满朝文武很意外,没有想到皇帝是动真格的。
      当过了会,草草治伤后的花荣就强撑着出现在曾夤的丧礼上。
      而与此同时,锦衣卫在神武军中的整肃查办也进入了尾声,一百多恶迹昭彰的军将及普通悍卒,都被锦衣卫绳之以法,在当日就押往菜市口,当众明正典刑。
      这是王霖自登基以来首次大开杀戒。
      这让朝野上下顿时醒悟过来,这位新君本就不是个善茬。
      险些被牵连在内的赵佶八子赵??诺闷ü瞿蛄鳎?蛟谛泄?扒胱铮??幢唤跻挛来?厣罟?站杀彰哦潦椤
      而随后不久,此事的始作俑者工部右侍郎张纯、大理寺少卿龚?,被有司议定有罪,经三司裁决并报请皇帝批准,两人斩立决,举族流放三千里。
      王霖最后还是给了中枢阁相一些面子,没有将张纯及龚?灭门抄家,而只诛杀首恶,流放全族。
      王霖以强力手段将这起风波迅速镇压下去,也将朝臣心怀的各路鬼胎打压回原形。
      当然,皇帝虽然没有公开表示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法理上再次确定士大夫阶层的政治利益,但却也明确表态不会触及这一阶层利益,这表明皇帝并不会全部推翻宋制。
      有些东西会得到默认和延续下来。
      但很明显,重文轻武的时代定然是一去不返了。
      而且王霖还提出了一个“逢进必考”的概念。这让朝臣突然意识到,皇帝此举实际也是保护和固化读书人的利益。
      他们又怎知,科举这个事,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晋身之路。
      后世的高考就是翻版的科举。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如果失去了这条晋身通道,那可能才算是真的完了。
      那真的就是阶层固化。特权阶层世代相传,底层人永远都是被压榨的草芥猪狗。
      社会流动被禁绝,才是会真的出大乱子。
      一时间,朝中安稳了不少。
      接下来的两天,要册立太子,发布诏书,还要出席燕青与李岚的婚礼,完成这些,王霖就要离开东京奔赴河北。
      御驾亲征。
      后方必须要安稳。

第457章 莫要以为朕好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