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大战在即[1/2页]

崇祯之军火大明 一纸凤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黎玉田张贴了辱骂李自成的告示后,山海关、永平府等地顿时笼罩了一股紧张的战争气氛。
      大顺委任的京畿官员全部自行撤往京师。
      众多刚刚返乡的农户、商户再次收拾了行李,往西往南而去。
      人人都道山海关朝不保夕了。
      另一方面,李自成新定天下,一在招抚河北、山东等地,二在准备南征,三要准备对付四川的张献忠。
      所以并不想真的和颇有战力的关宁铁骑开战。
      李自成猜想,吴三桂反水,很可能是因为刘宗敏掳去了陈圆圆,这也并不是多大的事。
      他以吴襄的名义写信规劝吴三桂,希望父子之情能使他幡然醒悟。
      同时挥师十万东征,裹挟了明廷太子、定王等人,武力威慑的同时,希望通过君臣之义招降吴三桂。
      ……
      山海关内,朱友健看着多尔衮的回信,笑而不语。
      看罢,伸手递给吴三桂。
      “臣不敢,一切请圣上定夺。”吴三桂拒不接信。
      现在是敏感时期,吴三桂才不会过多接触核心机密。此事不管成败,对他吴三桂都没有坏处,所以近期他一直装孙子。
      朱友健也不废话,说道:“我口述,你执笔回信。”
      “遵旨。”
      “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为先帝报仇。奈山海关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王以盖世英雄,速选精兵,直入中原。
      三桂自率所部归降,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京畿,献黄河以北之地予大清。”
      吴三桂写罢,呈给崇祯。
      朱友健大约看了看,命送去沈阳。
      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回信时,已率8万大军行至翁后,他喜不自胜,似乎中原这花花世界已在掌中。
      他当即调整进军计划。
      原本建虏八万大军按照以往惯例,兵分三路进军。
      五万主力由多尔衮统领,经守卫薄弱的喜峰口入关。直入黄淮海平原,再徐图江南。
      一路两万人的偏师由阿济格统领,经张家口入关,直取山西。
      另一路一万人偏师由豪格统领,经山海关入关。最低要求是牵制住关宁军。
      但是山海关从没被建虏攻破过,绝对是长城一线最硬的骨头,这明显是多尔衮给豪格挖的坑。
      如今吴三桂投降,多尔衮直接接管了豪格的偏师,亲率6万人直奔山海关,三路人马变成两路。
      建虏主力大军当日就接到军令:急速行军,五日内抵达山海关。
      ……
      四日后,朱友健派出去的侦骑快马送回消息,李自成主力已经在山海关南50里驻扎。
      一众文武围坐在一张方桌前,看着桌上景象,都露出吃惊之色。
      这方桌上,赫然是缩小版的山海关,周围山坡、河流无一不缺,甚至一些稍大的岩石和农舍也历历在目。
      如此惟妙惟肖的“地图”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均心想,圣上真乃神人!可惜只是奇技淫巧。面对李闯大军没甚大用。
      “诸位爱卿以为,就凭山海关内守军,可守几日?”朱友健率先发问。
     &

第12章 大战在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