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摸底考试[2/2页]

崇祯之军火大明 一纸凤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友健问道。
      “按圣上吩咐的地方,已经统计完成,登记造册。目前,大宁都司、山东都司、河南都司,共有耕地9051.26万亩,其中,水田145.65万亩,水浇地2807.60万亩,旱地6098.01万亩。”高第回禀。
      “好。快点上手,将这3000士兵分成3人一组,派驻到各地,开始分地工作。”朱友健高兴地说。
      “遵旨。”
      “切记,按照手册所载,一步一步的进行。到时候发动百姓,踊跃参军,保卫自己的田产!”朱友健兴奋的说道。
      “大明各地失地流民无数,如今不用交辽饷、缴饷、练饷,还免了十年田赋,百姓哪能不踊跃参军保护田地的道理。”高第恭维的说道。
      朱友健很是满意高第的领悟力,大声对众兵说道:“大明的勇士们,你们此行,是拯救百姓于水火,是百姓的大恩人。
      如果百姓自愿参军保家卫国,就带回军营,成为尔等属兵。
      带回十人,尔等即为小旗,带回50人,尔等即为总旗,带回250人,尔等即为把总!
      为了保证民间生产,各地参军名额限定在750人,择优录取。”
      “圣上圣明!圣上仁慈!”
      “圣上爱民如子!”
      ……
      “叮铃铃……叮铃铃……”
      京师街头,一队身穿飞龙袍的“骑兵”引起了街头百姓的围观。
      要不是畏惧其官威,早就上去围个水泄不通了!
      熊威一骑当先,意气风发的骑行在京师街头。
      他按崇祯旨意,带着飞龙军和岳家军,骑着新制造出来的木质自行车,进京述职。
      不多会,养心殿内,朱友健看着风尘仆仆的熊威和岳班,感慨万千。
      这一个月里,要不是二人作为奇兵,大明恐怕真要完蛋了。
      “熊威啊,这自行车可比马好骑啊?”朱友健笑呵呵的问。
      “回圣上,圣上设计的自行车奥妙无穷,还不用和马一般需要吃草。就是……就是在荒野里骑,搁的屁股疼。”熊威讪讪的说道。
      “哈哈哈,这些自行车先安置在京师,送给维持治安的那些兵吧。等今后官道修好,再配备军中。”朱友健说完,又看向岳班。
      岳班见到崇祯看着自己,连忙说道:“圣上让臣做的自行车、滑板、四轮马车、三轮脚蹬车都已经做出大量成品。”
      “好啊,朕没看错人,我看你离封侯不远了。”朱友健赞道。
      “臣不敢奢求封侯,能帮圣上分忧解难,臣就心满意足了。”岳班恭敬的说。
      此地不比荒野,在皇宫大内,岳班谨小慎微,生怕自己说错话。
      “平通伯越来越会说话了。可是,你可不能把心思都用在人情世故上。得专研技术活。”朱友健提醒。
      “臣谨记。”
      “好。守信,将图纸给平通伯。”
      岳班对崇祯的设计图有些免疫了,见到这几份图,依旧惊为天人。
      “这是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的图纸。你拿回去好好研究。朕准你京师内调取所有铁匠、木匠,包括在神机营、皇城内的。”
      岳班大喜,连连磕头谢恩。
      朱友健这几天除了新政策的安排,还仔细考察了这个时代的工业。
      冶铁工艺马马虎虎能用,但是缺少制作弹簧的工艺。受此限制,很多热武器无法制作。只能慢慢研发。
      同时,硝石等物品也是紧缺的厉害,急需开采。
      如今兵力匮乏,军备稀缺,暂时没法对外用兵了。
      好在历史上弘光朝廷从没打算北伐,如今建虏和李自成也被打残,周围军事压力不大。
      财政上,有李自成这个送财童子,又失去了对江南和西部的控制,不用给那边官员发俸禄,更不需要屯兵辽北。
      花销大大减少。
      除了寻找太子,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了。
      所以,朱友健考虑最多的,是在黄淮海平原、燕山山区、沂蒙山山区的发展问题。

第38章 摸底考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