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今非昔比[1/2页]

崇祯之军火大明 一纸凤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S: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阅文集团的帮扶。
      …………………………………………
      就在辽东都司按旨往图们江下游排兵布阵时,陈永福追着豪格的焦土痕迹,不急不缓的追着。
      并不是陈永福不急不躁,而是他需要不断分兵,以便归拢朝鲜百姓和地方官吏,同时没收亲清官员和其他有罪之臣的财产土地,分给百姓。
      也因此,他麾下的人马越来越少。
      陈永福一再向定王写信,希望能增派人手,但是定王并不着急,只是按部就班的循着豪格和陈永福的路线,以更慢的速度巡视,并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
      每到一处,分到地的赤民都争相出来朝拜定王仪仗,使得行速更慢了。
      定王看着兴高采烈的百姓,感受着他们的拥戴,心情大好,不时走出仪仗,以皇子之尊去往村落亲身视察。
      不断加深大明在朝鲜百姓心中的分量。
      除此之外,由于朝鲜的大氏族被豪格和定王分了两次进行清洗,朝鲜自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十不存三。
      定王一道王令,从寒门中提拔了无数秀才和举人,直接充实到地方的各处衙门。
      组成了崭新的政治团体。
      而各道的高级官员都是征朝大军中的武将和文职暂任,各项政策的推行没有受到任何阻力。
      豪格见明军慢条斯理的追赶,乐得轻松,疯狂的扫荡,所过之处,再也找不到完整的房舍,见不到任何家禽牲畜。
      建虏看着身边越来越丰厚的战利品,坚定的相信,今后到达西海女真,甚至更荒凉的北方,也不会愁吃愁穿了。
      就此踏着满足的小步伐,沿着海岸线,向着图们江入海口而去。
      对豪格动向了如指掌的崇祯,根本懒得去理睬。
      一个小小的豪格,区区两千疯了的残军,根本不需要他去关心。
      大明任何一个总兵,都能收拾的了他们。
      何况,定王和吴三桂还在朝鲜盯着,豪格必死无疑。
      崇祯下旨,让朝鲜的3万大军在过了年后,留下5000人驻守,其余各部连同3万朝鲜兵,尽数来到关内备战。
      朝鲜罪臣的家眷,和相当比例的地主富户,也都被崇祯勒令迁徙到关内,留下大片土地。
      给关内今后的移民预留了一个去处。
      在连天的大战后,在数十万人的内迁后,在关内百姓的入住和繁衍后,在朝鲜百姓光荣的自称汉人后,朝鲜半岛,彻底的融入了大明,再也没有独立的可能。
      这时,崇祯也终于慢条斯理的在仪仗入关前归队。
      率领着数千人的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的进了山海关。
      在山海关就等的兵部官员和山海关总兵汇报了征辽大军南返的相应军务,见崇祯满意的点头,才放下悬着的心。
      「让大军继续往南,在济南、德州等地驻扎就食,听后差遣。」崇祯吩咐。
     &nbs

第269章 今非昔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