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1章 四镇乱象[1/2页]

崇祯之军火大明 一纸凤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传旨太监再次奔回行宫,向崇祯汇报。
      崇祯对于马士英的态度很是满意,再次朗声道:
      「传旨,封马士英河套都司,统本部人马即刻北上,助辽西都司黎玉田收复河套,戴罪立功。」
      传旨太监第三次飞身而去,到了城门外,高声宣布崇祯旨意。
      马士英老泪纵横,「谢主隆恩。」
      「这条命保住了,这个官也保住了,感谢诸天神佛,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圣明的皇帝!」
      马士英跪了一天一夜,这一会又大喜大悲,眼前一黑,险些跌倒,幸亏身侧仆人手快,扶住了他,搀着他叩拜完毕,吃了些饭,入城谢恩去了。
      ……
      消息第三天就传回了南京。
      弘光吓得瘫软在地。
      朝廷首辅马士英带走了南京城中所有精锐,南京永远不可能守住了,话说,他从来也没有认为南京可守。
      就在当日,弘光带着南京武骧左卫的1000亲信,收拾了内帑和国库里的金银,慌不择路的出了南京城,直奔黄得功军营。
      ……
      控制扬州府后,崇祯没再有意识的控制消息传播,他也没能力控制继续封锁这么爆炸性的消息了。
      毕竟,南京朝廷的实权人物和东林领袖都去往扬州,投靠崇祯。
      这立刻就证明了崇祯帝没有驾崩。
      见到北军无与伦比的战力,足以证明崇祯收复陕甘晋、平定建虏、吞并朝鲜、控制漠南蒙古都是真的。
      再加上弘光逃出南京的消息。
      哪里还有人不去扬州投降!
      令所有官员惶惶不安的,并不是投降,而是崇祯对待弘光官员的态度。
      除了极个别人,绝大部分官员和将领都被崇祯下狱,更可怕的是抄没家产和发配辽东。
      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表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地方的巨商和富户,更是惶惶不安。
      他们打拼了几辈子才积聚的财富,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
      所有人都听说了,崇祯为了稳定百姓、收买人心,开始向商人和富户开刀,没收房产、地产和现银,分给百姓。
      「白花花的银子,都送给了穷人,造孽啊!」
      「如此良田,就这么白白葬送,白白分给那些赤民,暴殄天物啊!」
      「大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今为何舍弃士族!」
      事情愈演愈烈,分田地土改政策不仅仅在扬州府周围热议,更逐渐波及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此间,顾继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极其支持崇祯皇帝的做法。
      历史上,自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投入南明朝廷,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nbs

第301章 四镇乱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