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那你读了那些书?”
      “《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诗经》,对了《左传》也看过一些!”
      秦邵只能根据自己回忆想一些。
      这些东西他前世上学的时候,一般也就学里面摘抄的部分课文。
      祝允明让他背些内容听听。
      他老老实实背了一些残次片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混账!学的什么东西!”
      秦邵正得意自己记性不错,还记得不少内容。
      祝允明的大喝声吓了他一道跳。
      “先生……”
      秦邵不自觉地叫道,这货考校自己,跟个夫子一样。
      “汝已19,到如今如此简单的知识,还学得夹生、坑坑巴巴,如非愚笨,根本就不曾认真学习,学习是持久辛苦之事,我观你虽有聪明,性格油滑,在学习也投机取巧……”
      祝允明一阵夹枪带棒地训斥,劈头盖脸而来。
      祝允明多年读书,骨子里还是有酸腐之气。
      隔壁来了个邻居,买了大宅子,听观路说没来多久就要去衙门当衙役。
      祝允明就心生不喜。
      衙役虽然是公差,但做衙役的大部分都两种,一种是征来服役的,比如王寅那种;另一种就是刺头或者当地无赖好强,很多人都印象不好。
      祝允明觉得这秦邵刚来就买了房子,说明有钱,又进衙门当衙役,肯定不是什么善类。
      想想他一清朗明月的读书人,竟然跟这样的人做邻居,很是不喜。
      如果不是典当的房子,且如今局势并未完全安稳下来,他真的想弃了这房子,继续游历。
      既然无法,就叮嘱小厮尽量避免这家人打交道。
      没想到,自己生病,那小子竟然过来帮忙。
      观路还一直说那家人良善,除了一个面皮白净的不爱说话,其他三个人都是温和有礼之人。
      后又听说那当家的秦邵只是帮忙护城的临时民壮,如今已经辞去了民壮的工作,还是参加科考。
      既然能选择读书科考,定然不是粗俗之人。
      几番犹豫,让观路那拜帖请那秦邵过来。
      秦邵坐在那小凳子上,听祝允明逼逼赖赖好半天,终于明白这要考上秀才都需要学些哪些书。
      启蒙书籍:《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这一般大户人家家庭孩子四五岁就要启蒙。
      然后读《孝经》、《大学》、《中庸》;
      接下来学习《论语》和《孟子》;
      四书学完,开始学习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
      这些书学完,一般也就学完这些,差不多15、16岁的年纪,可以下场试试考秀才了。
      秦邵有些目瞪口呆,这13本书要背的滚瓜烂熟,才有可能考取秀才。
      只是有可能,还不一定。
      都说这古代读书难,秦邵现在才知道真叫一个难!
      “你那半瓢水的水平,别说明年二月份参加考试了,就是再苦学两年,能混个增生就不错了!”
      祝允明又尖刻地批评道。
      秦邵犹如被扎破的气球,有些想打退堂鼓。
      “从明天起,你每天辰时过来看书背书!”
      “什么?”
      秦邵的退堂鼓还没敲敲响,祝允明接下来的话,直接让他叫出声来。
      wa

第59章 毛遂自荐祝允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