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他们是兴王府的人[2/2页]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柿子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不过有个好消息,让秦邵觉得这些日子辛苦不算什么。
      那就是先前祝老头老家人来信,说是家里人要来看祝老头,还要送些东西过来。
      刚进过战乱不久,如今安定了,祝老头就写信回家,跟家人取的联系。
      想来看祝老头的人,应该是祝老头的儿子。
      祝老头却言辞拒绝了,说是让儿子好好读书。
      他儿子现在也是举人,再有两年该参加会试了,祝老头不想耽误他学习。
      秦邵想起祝老头是江荫那里的,距离太湖也算远,如果人要来,不是可以帮忙带过来一袋子稻种吗?
      秦邵就跟祝老头提了提。
      祝老头不懂什么育种的事情,他这人除了读书写字作画,对农事家务一窍不通。
      听自己好学生想要太湖的稻子,还以为他是想尝尝呢!
      太湖稻子味道确实不错,祝老头离家这些年也想念家乡了。
      就同家里写信,如果家人实在不放心,放家里管事来一趟看看自己就可。
      顺便让管家带过来两袋没舂的稻子,说自己想有个念想。
      约莫七月中旬的时候,祝老头家的管家终于讪讪来了。
      当然也带来秦邵心心盼念的稻种。
      两袋稻种,本来祝老头想留下一袋子,尝尝家乡的稻米,抒发一下思乡之情。
      结果都给秦邵截胡了!
      说是自己要培育什么字稻种,到时候收成的季节再赔他两袋子。
      培育稻种需要7~10天的功夫,秦邵也不敢耽搁。
      全然不顾身后顾老头提醒他还有那些书要背。
      那些书其实这些日子已经背完了。
      秦邵带着一众人到城郊农田时,看着忙碌的人群,有庆幸也有感叹。
      搞农业就是个天坑,投入多,回报不确定。
      他现在不仅投入麦田、种子、劳力,还买了一头牛,就为了耕地。
      这牛养在张大壮家里,年终的时候多给他些粮食。
      因为出城进城的不方便,又买了头骡子驾车。
      这年头马的价格太贵,稍微好些的都二三十两。
      牛能耕地,需要4两,缺不了。
      骡子虽然耐使有力气,脾气太倔,不好耕田,价格倒是便宜些,2两银子。
      自己家后院还少许空地,开了个后门,搭成棚子,刚好用来养那骡子。
      以后庄稼下来了,各种稻草,也不愁牲口的吃食。
      家里人也不少,一头骡子出去也不方便,又除了600文买了一辆车,出门驾车也方便。
      这杂七杂八的都是各种小投资。
      韩瑾蓉的小算盘每天啪啪啪地响,汇报各种花销。
      好在红薯栽上之后长势还不错。
      玉米和黄豆发芽也挺好。
      “我说小兄弟,你们这是种的什么呀?”
      一个身着白衣,说话声音尖尖、面皮发白的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上来问题。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厮和一个身配长剑的男人。
      “在育稻种。”
      秦邵说道。
      这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为避免晒伤,他戴了一个遮蔽很严的斗笠帽。
      “倒是稀奇。”
      那男子很是惊奇。
      他们这里种植稻子,都是将泡好的稻种直接撒在水田里,这还专门找地方育种,是什么种植方法?
      “主家爷,那两个是兴王府的人。”
      那两人站着一会儿离开后,张大壮走上来说道。
      wa

第63章 他们是兴王府的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