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什么是祭田?
      历朝历代都很有带曲阜孔氏,曲阜孔氏修建了孔庙,每年二、五、八、十一月上旬的丁日都要举行大祭,称为“四.大丁”,开销比较大。
      早期的时候,不仅很多大员会参加,还有皇上参加的。
      孔府的申请,加上前朝皇帝为了标明自己仁爱和尊孔,就赏赐给孔府很多祭田。
      一句话就是朝廷给孔府祭祀补助的田地财产,用来补助孔家祭祀费用和维持衍圣公一家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学田!
      毕竟独尊儒学,作为孔子老家曲阜自然要有学堂。朝廷拨付学田,其收入用来维持孔氏的春秋书院、石门书院、尼山书院、洙泗书院、中庸书院、圣泽书院以及曲阜孟氏、曾氏、颜氏书院的开支。
      刚开始的朝代也只有50顷,如今竟然达到了千顷!
      这么多田地!
      这么多田地既然是朝廷赏赐用作正当途径收入的,自然是免粮免税的,不用向官府或孔府缴纳任何赋税。
      至于孔府的私田自然是要按照朝廷赋税标准来征税的!
      孔府为了少交税,竟然一步步将那些私田请为祭田,真够胆大包天的!
      即使是私田,因为朝廷的照顾和那孔闻韶的请求,也是收的轻粮地(轻粮地的税银只相当于普通田地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本就已经很照顾了,没想到孔家竟然那么贪婪!
      除此之外,历代衍圣公夫人嫁入孔府时,也都带来一些“胭粉地”,其收入归衍圣公夫人自行支配,这些田地也不用交税的,历代累计下来,也有200顷之多。
      这孔府可谓脑满肠肥!
      江彬他们调查的资料,还有京城送来了更为详细造册在桉的材料,一一记述了孔府这些年的贪婪。
      秦邵了解孔府情况的时候,那上面记载其他朝代都相当厚待孔府,大明对于孔府是最冷待的。
      但秦邵看到手中的资料却发现,这些朝代中,其实大明是经济上最优待孔府的。
      就连一向抠唆着名的太祖朱元章,对于孔府那也是相当的大方。
      号称最优待孔府的宋朝,也只有记载宋朝元右元年,宋哲宗赐给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祭田一百大顷,之后宋朝又赐祭田一百顷。
      也仅仅尔尔而已!
      金朝皇统五年、明昌元年各赐二百大顷,元成宗大德元年赐五十顷。
      元说是笼络孔府,甚至还下跪孔圣人,也不过是表演秀而已!
      看看大明王朝各位皇帝的大手笔!
      明朝洪武元年赐孔给府祭田2000大顷,之后明朝各帝又陆续赐祭田611大顷。到明末,孔府的祭田基本上维持在2600顷左右的水平上。
      】
      都说太.祖抠唆,结果是最大方不过!
      可是这孔氏怎么做?
      硕鼠,养不熟的硕鼠!
      秦邵又翻开了孔府的账册,那浪费的数目更是精心。
      孔府每年用于孔庙的祭祀开支浪费可谓惊人。
      每年有“四.大丁”,四次大祭祀,一次就要用26头猪、31只羊(其中5只是代替鹿的)、2头牛。
      除此之外,还要用大量的果、蔬、酒、木炭、牛油蜡烛、白面、炭饼等,一次大祭祀,要花费好几千两银钱。
      此外“大丁”之后,在当月中旬丁日还要举行“中丁”祭祀,即祭祀孔子家庙。
      此外还有每月朔望祭典,孔子诞辰祭典,“圣卒”祭典,元旦、元宵、寒食、端阳、中元、重阳、十月初一、冬至、十二月初八祭典,尼山书院祭典,中兴祖生日祭典,张姥姥春秋二祭……
      明目花样之多!
      且大祭的时候,朝廷还时不时要拨些赏赐下来。
      因为孔府的田地之多,曲阜之地三分之二之人基本都是孔府的佃户,这些佃户耕种孔府田地需要教给孔府田租,田租并不低,但人人争相佃租孔府的田地,因为可以逃免兵丁杂役。
      这孔府不仅不给朝廷纳税纳粮,还控制佃户,让朝廷少了很多赋税收入,难怪朝廷每天的田税人头税等收不上来收入!
      大明国库穷困着实正常!
      且田地房子基本都是孔府的,那些做生意的商户自然也就给朝廷纳税,曲阜县衙贫穷可想而知!
      此外,衍圣公还挂着朝廷二品官的虚职,按照级别,每年的俸禄是732石,其中本色米只有237石6斗。
      孔闻韶他们也稳稳地收着。
      这衍圣公真是太肥了!
      难怪他不将朝廷藩王看在眼里!
      明朝,绝对是亲王一级的收入。明朝规定亲王每年禄米一万石,而且还不是全额发放,分为本色(米、银)和折色(钞、布、胡椒、苏木等)两部分,米钞中半兼支,1万石禄米中只能领5000石米,另5000石则折算成大明宝钞。
      如此算来,真是想比衍圣公孔家相差甚远!
      那孔闻韶说天下两大家,除了他就是皇上,原来也不为过!
      ……
      “陛下!”
      王寅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
      “可查到什么消息?”
      有卫士将秦邵扔在地上的折子拾上来,秦邵放在一边。
      “那孔闻韶着实恶劣!竟然……竟然在城中中.山庙养着近二十个男孩子,年纪都很小,我们去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地窖中,都是从鲁省各地掳回来不听话的,直接关到地窖,真是可怜……”
      王寅眼中冒火。
      那神情,秦邵如果一声令下,他就敢直接找到孔闻韶,宰了那厮。
      秦邵知道王寅对这种事情有些阴影,恨毒了那样的人。
      “我们查了那些人的身份,不少都是良家子,其中……其中还有两位家里是官宦世家……”
      王寅又低声回禀道。
      “查清楚那两家的身份,这件事要让人跟济南的小报联系,将这消息捅到京城以及各地,这孔闻韶既然不想活了,就好好送他一程!”
      秦邵冷声说道。
      “是!”
      ……
      距离曲阜城40公里外尼山。
      孔闻韶正躺在山中雅舍的榻边,边喝酒边跟一众伶人嬉戏。
      “苏管家,孔县令那边传来消息了!”
      一个小厮同站在门外一身白衣的孔府管家苏木轻声说道。

第516章 硕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