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上】[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迷糊又无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柱子说的越发吓人,王熙凤紧紧攥着平儿的手,久久不能平静。
      要不是一直坐在那里,这时候估计都要软在地上了。
      好在柱子已经讲完,此时退回原位垂手而立。
      可卿本想上前安慰两句,但平儿和王熙凤说起了悄悄话。
      她就没动,只等两人说完。
      “奶奶……”
      平儿也被吓的不轻,此时在旁半倚着王熙凤,还在她耳旁低声道:
      “您说,二爷是真不要咱们了吗?”
      她的低声,很大程度上不是压低声音。
      而是心情低落,提不起声音。
      王熙凤听这话,顿时想起当初贾琏对鲍二媳妇说的。
      一时也是心如死灰,满是哀怨的回道:
      “要啊,怎么不要?他都买凶杀人了,不就是要我们的命吗?”
      说着眼泪扑簌簌的流了下来,抽泣道:
      “千刀万剐的贾老二,真是好狠的心啊!”
      王熙凤泪眼婆娑的看向平儿。
      一时间,也不知是同病相怜,还是真的歉意。
      总之恳切的道:“平儿,你我以后怕是再不能回去,到底是我连累了你啊!”
      平儿本也心若死灰,早就跟着一起流泪。
      可即使心中不比王熙凤好受,却还是习惯性的先安慰王熙凤,道:
      “奶奶别这么说,我本就是你的陪嫁丫鬟,你去哪我就该跟着去哪才是。”
      说着,她将王熙凤的头往怀里一搂,主仆俩放声痛哭。
      “你们也莫为了一个负心薄幸的,在这伤心难过。”
      “要我说,咱们姐妹在海外大展拳脚,开创一番事业。”
      见二人哭作一团,可卿在旁也跟着抹泪。
      先鼓励了两句,又转而软声安慰道:
      “早晚有一天,冯家哥哥定会让你们得偿所愿。”
      “就算回去都中,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她看来,冯一博在海外的野心不小。
      即使维持眼前的局面,将来列土封疆也轻而易举。
      回去都中可能很难,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就看她们在海外能闯什么局面。
      可王熙凤主仆不知道啊!
      听到“都中”二字,只让她们想起之前种种。
      又想到,再难回去,直戳主仆心窝。
      两人顿时哭得更厉害了。
      可卿一时不敢再劝。
      好一阵,两人渐渐止住哭声。
      “奶奶,就算二爷不要我们,我们也得好好的。”
      平儿先缓过来,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一手抱着王熙凤的脑袋,轻抚着她的后背,又道:
      “以后不为他们家,就为我们自己,也得要好好的!。”
      王熙凤闻言抬头,又在脸上胡乱擦了两把。
      面色逐渐变为坚毅,又转为阴狠,咬牙切齿的道:
      “总有一天,咱们要杀回都中,宰了贾琏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边主仆俩定下心来,又都是做惯了事的。
      很快就开始协助可卿的工作。
      另一边荣府也没闲着。
      前面要操持媳妇丧事,后面的省亲别墅也不能停。
      这一日,贾珍到前面来寻贾政,禀道:
      “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
      “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
      不得不说,贾珍这话说得挺有讲究。
      先提贾赦已经看过,让贾政放心的同时,也不好再多提整改。
      再说让他查看,却在最后又提出要求,题匾额对联。
      这样说,很容易让贾政被转移注意力。
      两相加在一起,结果就是……
      “这匾对倒是一件难事。”
      贾政沉吟着,却没想什么检查哪里行不行。
      考虑的都是题匾额对联的事了。
      “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观其景,亦难悬拟。”
      虽然是她女儿,但再回来代表的却是皇家威仪。
      自然半点马虎不得。
      贾政这点的心态,被贾珍拿捏的死死的。
      他却一点也没有察觉。
      说着,又犹豫着道:
      “若直待贵妃游幸时再行请题,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这话说得倒也没错。
      没有匾对虽不至于失色,但也要少了很多意趣。
      而且若是贵妃来了,连个匾对都无……
      那贵妃也不用干别的,就想着该题什么字了。
      怕是到时候,只会让人生烦。
      可惜贾政却没再多想想。
      他怕元春只想着题字,忘了赏景。
      却没想起自己为了题字,却忘了验收。
      听到贾政的担忧,众清客商量了一下,就在旁笑答道:
      “老世翁所见极是,如今我们有个主意。”
      “不妨说来听听。”贾政闻言一喜。
      “各处匾对,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
      不能少,又不能定,说得贾政发懵。
      好在那清客很快就解释道:
      “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来,暂且做出灯匾对联悬了。”
      “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贾政这才恍然,立刻赞道:“所见不差。”
      “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便用。”
      顿了顿,又笑着道:
      “若不妥,就将一博、雨村请来,令他们再拟。”
      众清客立刻纷纷恭维,笑道:
      “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冯探花和雨村先生?”
      贾政闻言摆了摆手,也跟着笑道:
      “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纪,且桉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
      众清客商量一下,便道:
      “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所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
      《高天之上》
      他们平日就是做这个的,说好说坏也都无妨。
      贾政闻言点头,当下就道:
      “此论极是!正好今日天气和暖,大家去逛逛。”
      见贾珍在旁犹豫,贾政皱眉道:
      “还不先去园里知会一声?”
      贾珍这时上前小声道:
      “一博和文龙几人,也在园里,正赏景致。”
      听到冯一博在园子里,贾政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他刚才说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平平,
      还说什么,现在文章生疏,拟题迂腐,
      这些当然都是自谦。
      一是他不好亲拟,免得元春囿于他所题,而不好变改。
      二是他也想着过去转转,让人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上】[1/2页]